|
昨夕不知有雪而晨起四望遠峰皆已變色再用元韻作兩絕句(其二)
千林無葉一川平,萬壑瓊瑤照夜明。 未覺殘梅飄落盡,祇愁羌管不成聲。
這首詩的題目很長,而類似這樣詩名的詩歌,在朱子的創作中并不罕見。詩人在題目中交代了作詩的前因后果,讓全詩的意義更為清晰。前一天入睡得早,不知夜里開始下雪,而早起時分,竟見四方遠處的山峰都已經變成了白色,便用前邊所做詩歌的韻腳,再做兩首絕句。而這是這兩首絕句中的第二首。 層層疊疊的樹林,綠葉落盡,遠遠望去,開闊而悅目。山與山之間的溝壑,白雪瑩瑩,如同晶麗剔透的美玉一般,閃閃發光,連夜晚也被其照亮。梅花已開始凋落,但卻未喚起我的感覺,此刻的我全然被窗外傳來斷斷續續的羌笛之聲所打動。那聲音低沉哀婉,又殘落不成章,聽來令人生愁。 前兩句的景致舒朗怡人,“千林”與“萬壑”更顯開闊,但“無葉”和“夜明”已暗藏悲意;而其后兩句并不明言愁,卻將愁蘊于“殘梅”“羌管”之中,引人遐想。可以說,這首詩寫得明朗雅致,抒情尤其到位,溫柔又敦厚,極為符合儒家美學典范。其實,朱子以紹興二十六年前后在同安任上,就開始有“逃禪歸儒”的思想變化,而紹興三十年正式從學李侗之后,更確立了“盡棄異學”,終身業儒的方向。在這一階段,他曾發誓不再作詩,更有一首詩的題目叫《頃以多言害道絕不作詩兩日讀大學誠意章有感至日之朝起書此以自箴蓋不得已而有言云》。雖然朱子在這段時間寫了一系列的說理詩,包括《仁術》《仰思二首》《困學二首》《克己》《曾點》《伐木》等,但其中也不乏如這首寫雪景的詩作,充滿了空靈而又悠遠的美感,絲毫沒有說理詩的那種生澀和抽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