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陽漳墩現有畬民3600人,每到農歷三月初三,畬民家家都做烏米飯,烏米飯寄托了畬民的精神信仰,是他們崇敬祖先的表達方式。據傳唐朝時,畬族英雄雷萬興領導畬軍反抗官府,被朝廷軍隊圍困在大山里,糧草斷絕,幸虧尋得一種叫烏稔樹的野生植物,它葉雖落了,枝條上卻掛著串串象珍珠一樣的甜果,雷萬興嘗后,感到香甜可口,于是傳令采集野果充饑,軍糧解決了,抗擊官軍取得了勝利,畬民們為了紀念畬軍反抗官兵的勝利,在每年農歷三月初三,男男女女都出門“踏青”,采集烏稔葉,家家都做烏米飯。 建陽漳墩烏米飯的糯米選用山區高寒農業田種植的晚熟品種,另一主要原料,需采用清晨無露水的烏稔樹葉,為保障樹葉中的各種元素含量,采摘下的原料不得擠壓,且不能放置超過10小時。烏稔樹葉經過搗碎、過濾,與糯米浸泡和蒸制后,既可食用。畬族烏米飯色澤呈亮黑色,味道鮮美,口感佳,有嚼勁。可冷凍保鮮60天以上。畬族烏飯名副其實,吃起來連碗筷也被染粘成烏黑色。若是以豬油熱炒,更是香軟可口,堪稱畬鄉上等美食。且具有補益脾腎,止咳,安神,明目,烏發等營養保健功效。 2018年,被列入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