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南坑茶區與北苑御茶區有何關系? 答:《建陽白茶初考》:南坑地處北苑(現建甌東峰鎮)貢茶區的“北區”,故在宋時已列入北苑茶屬區,所產“皆曰北苑”,是北苑御茶區的核心產區之一。“南坑,宋治平三年(1066年)至清末均屬建州(建寧路、府)甌寧縣紫溪里。民國2年(1913年)建安、甌寧合并為建甌縣,民國27年(1938年)水吉特種區成立,南坑仍屬紫溪里。民國29年成立水吉縣,為漳墩鄉南坑保。1949-1956年為水吉縣第六區南坑鄉。1956年秋,水吉、建陽合并為建陽縣,南坑為迥龍區所轄。1958-1985年為漳墩公社南坑大隊,1965年后并入桔坑大隊(村)。” 29.建陽南區與茶區有聯系? 答:元大德(1297年)后,北苑漸廢而武夷興,南坑茶便列入武夷屬區,所產均稱武夷茶。施鴻保,《閩雜記》(1857年)說:“建茶品名甚多,吾鄉俗則但稱曰武夷。” 在道光以前,主要產茶縣僅為崇安、建陽、甌寧三縣。《東滾志略》:“茶固閩產,然只建陽、崇安數邑”。“茶山裹建百十里,寮廠林立”。“今建陽所轄之山,惟近城官道旁種茶差少,余則彌望皆童然。”建陽之山,“惟茶居十之八九。(道光《建陽縣志》卷二風俗)建陽和崇安同居于崇陽溪畔,一水可通,建陽茶區這一時期同屬武夷茶區范疇,建陽水吉、小湖、漳墩南坑地處武夷山茶區的東南,同屬武夷山脈。 30.為什么小白茶被稱為“最早的白茶”? 答:建陽漳墩南坑白茶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創制。茶界泰斗張天福《福建白茶調查研究》:“先有小白,后有大白,再有水仙白。”建陽小白茶比福鼎用菜茶群體茶樹的芽頭創制白毫銀針的1796年早了20多年,比福鼎用大白茶芽制作白毫銀針的1886年,早了一個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