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11月1日,我區在實驗小學舉行《宋慈的故事》贈書儀式,共同紀念世界法醫學創始人、偉大的法醫學家宋慈誕辰830周年。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劉寒,區政府副區長鄭順蓮,宋慈研究會會長全祖梁,《宋慈的故事》作者梁杰和區司法局、教育局相關領導及城區各中小學校長、教師代表出席了活動。 今年是宋慈誕辰830周年,也是我區宋慈文化宣傳年,同時還是"七五"普法啟動年,建陽區宋慈研究會編印推出《宋慈的故事》,讓宋慈文化走進校園,對我區中小學生感知宋慈法治文化精神,了解建陽歷史文化、開拓視野有著重大的意義,不僅有利于宋慈文化的傳播,推動建陽歷史文化的弘揚與傳承,而且有利于打造"文化建陽"、"法治建陽",推動建陽法治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宋慈出生于建陽童游,歸葬于建陽崇雒昌茂村旁。所著的《洗冤集錄》,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法醫學名著,在國內外廣為流傳,在中國元、明、清三朝是刑、法官必讀之書,比西方國家同類著作的出版早了350多年,因此他被公認為世界法醫學鼻祖。宋慈自幼刻苦求學、通經史、精朝典、善辭令,他的文化精神內核,已遠超法醫學,上升到法治的高度,是對法律、對證據的敬畏,對公平公正的不懈追求。 《宋慈的故事》一書簡明扼要地介紹了大潭先賢宋慈光輝的一生和杰出的貢獻,展現了他為學、愛國和恤民的故事。此次舉辦贈書進校園活動,旨在讓建陽的廣大中小學生了解宋慈的生平事跡,接受宋慈文化的熏陶,感受法治文化的魅力;通過閱讀,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和奉獻精神,并把這種精神轉化為學習的動力、修身的準則。該書故事性強、內容短小而精,克服了過去部分普法教材篇幅長、說教性強,讀之枯燥無味的缺點,有很強的可讀性和針對性。(姜法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