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淳祐九年(公元1249年),64歲的宋慈升為煥章閣直學士,出任廣州知州,兼廣東經略安撫使(地方軍事長官)。朝廷對宋慈如此差遣,可以說是委以重任。 在宋代, 廣州作為嶺南(今廣東、廣西一帶)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和國家海外貿易中心,國家既要在此安定撫慰少數民族,保證南部邊疆的穩定;又要招攬外商,保證市舶收入。因此,朝廷對廣州知州與廣東經略安撫使的選任是極其慎重的,通常都是皇帝和執政大臣反復商議的結果。能出任廣州知州與廣東經略安撫使的官員,必須具備文武兼備、知人善任、廉潔等優點。而宋慈,無疑是上佳人選。 宋慈不僅文武兼備,而且十分愛惜人才,即使是后生晚輩,只要有一技之長,他都予以提拔或推薦。他到廣州就任時,在迎接他的官員中有人低聲說:“真是見面不如聞名,此人看上去就像一糟老頭!”宋慈裝作沒聽見,從那人面前走過。宋慈的隨從非常憤怒,要查問那人的官位和姓名,被他制止,不讓追查。不久,宋慈提拔了一批年輕有為的官吏,其中就有那說怪話的人。當有人告訴宋慈此人是誰時,宋慈仍堅持對他的任命,理由是他執法謹慎、嚴格。此項任命一經公開,大家無不稱贊宋慈有雅量。 在二十多年的仕途生涯中,宋慈始終清廉為官。他雖然享有厚祿,可家中沒有金銀首飾,馬棚里沒有高頭駿馬,一生衣著樸素,粗茶淡飯。對此,不少同僚不以為然。有一同僚好意勸他:“您身為朝廷命官,德高望重,可聽說您在家里不準夫人穿絲綢衣服,自己也不注重服飾,這豈不顯得太寒酸了嗎?況且,您這樣做也有損于朝廷的體面,人家會說朝廷命官過的是一種什么日子。您為何不改變一下生活方式呢?” 宋慈聽后淡然一笑,說:“廉是為官根本,而能夠養廉的只有儉。不瞞您說,我也想把家里布置得豪華典雅,但是看看百姓,還有許多人吃不飽、穿不暖。看到這些,我怎能忍心去為自己添置家產呢?百姓們都這樣了,如果我還去妝扮妻子,精養良馬,這哪里還有做官的良心呢?況且,我聽說一個國家的榮光,是通過臣民的高潔品行表現出來的,而不是以他們擁有美艷的妻妾和駿馬來評定的。既然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議呢?” 宋慈的這一番話,說得那人滿臉羞愧,從此對宋慈更加敬重。 宋慈生活中別無嗜好,只愛收藏一些書籍字畫。有一次,一個屬下將家藏的蘇東坡《黃州寒食帖》送到了宋慈府上,投其所好。可宋慈謝絕說:“你以此帖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收下此帖,那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還不如我們各有其寶。” 那屬下聽了,十分慚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