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的協助管理員整理書籍,有的拿著抹布擦桌子……9月2日上午,建陽師范附屬小學六年級(5)班學生來到附近的公益書吧,以“學習雷鋒精神,傳承奉獻美德”為主題,上好“開學第一課”。 建陽師范附小學生在公益書吧開展“開學第一課”。(蔡沁妍攝) 2023年,建陽師范附屬小學獲評全國“新時代雷鋒學校”、全國“學雷鋒做美德少年教育踐學基地”;今年,該校新時代雷鋒陽光志愿隊入選2024年全省學雷鋒活動示范點,成為南平市唯一一家入選的單位。 “不僅僅是建師附小的雷鋒文化思政課,全區各中小學按照‘一校一特色’原則,打造了各類特色思政課程。如建陽一中的‘建本文化’思政課、建陽二中的‘朱子文化’思政課、崇雒學校‘宋慈文化’思政課、水吉中小學的‘建盞文化’思政課、徐市中小學的‘農場文化’思政課等。”建陽區教育系統工會主席賴仁潭介紹。 近年來,南平市建陽區堅持把本土優秀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建陽區實驗小學思政教師葉倩倩在考亭書院上思政課。(林晞攝) “我把課堂‘搬到’考亭書院、寒泉精舍等文化點上,利用人工智能等教學手段,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實景課堂教學中感悟成長。”建陽區實驗小學思政教師葉倩倩介紹,“將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課堂可以推動學生更好地了解家鄉優秀傳統文化,厚植愛國情懷,增強文化自信。“ 不久前,在全省思政課教師“大練兵”交流展示(中小學組)活動中,葉倩倩老師帶隊展示的“驕人祖先 燦爛文化”主題思政課榮獲二等獎。 建陽區各中小學善用身邊的鮮活資源,將“行走的思政課”與各具特色的校園文化相結合,力求“落實思政課程”,力爭“強化課程思政”,堅持守正創新,把上好思政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靈魂工程”來抓,全力推進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 建陽區自2019年起建立思政教師輪訓制度。每年選派一批優秀教師外出學習培訓,其中中學思政教師及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共計二十多人。2020年以來,連續三年組織全區初高中思政教師、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參加福建省教育學院組織的線上培訓。 閩北職業技術學院的思政教師在考亭書院開展“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劉劍鋒攝) 考亭書院是朱熹親手創辦的最后一所書院,享有“閩學之源,理學之巔”的盛譽。今年五月,閩北職業技術學院“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落戶考亭書院。該基地建立后,閩職院與建陽區將發揮各自優勢,用好基地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全面開啟“行走的思政課”。 為開展好“一校一特色”的思政課堂,推動“課堂課程”向“實踐課程”延伸,建陽區建設了一批省市級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研學基地、勞動教育基地、勞動教育實踐特色項目校等,充分發揮“行走的思政課”的作用,引導學生從課上走到課下,從校內走向校外,從思想認知到親身體驗,讓學生走出校園、擴展視野、豐富知識、增長才干,增強對國家、對民族、對家鄉的熱愛。 “下一步,我區各校將持續推進全區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開展思政課教師‘大練兵’、‘大思政’師資研修班、思政課‘金課’遴選等活動,建設一批省市級‘大思政’實踐教學基地,打造一批中小學思政課示范性精品課程,培養一支高素質業務精的思政教師隊伍,選樹一批‘大思政’一體化建設特色學校。”南平市建陽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翁少敏說。(蔡沁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