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訊(記者 徐陸鋒)今年上半年,南平市重點項目建設“進度條”持續刷新——496項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99.41億元,占年計劃53.68%,超序時進度3.68個百分點。其中,173個市管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52.68億元,占年計劃53.56%,高于序時進度3.56個百分點。這是記者日前從市發改委獲悉的。 成績的背后,是全市上下以重點項目為“硬支撐”,全力拉滿弓弦、爭先進位的生動實踐。 弓滿弦張,建設熱潮奔涌 項目建設現場,就是南平發展的火熱“考場”,處處涌動著時不我待的干勁—— 立秋時節的閩北,熱浪未減。作為省重點項目的延平區全竹綜合循環利用產業園項目現場正如火如荼推進建設。挖掘機揮舞長臂,裝卸機穿梭其間,砂漿機轟鳴攪拌,曲臂車平穩升降,將工人們托舉至空中作業。 “項目現場有50多名施工作業人員,大伙兒都鉚足了勁,進行綜合樓幕墻橫檔安裝、成品樓外墻板安裝、壓制車間設備基坑主體施工等。”項目有關負責人介紹,“自項目開工建設以來,我們緊盯關鍵節點,強化要素保障,全力克服困難,按時序高效推進施工,項目預計年底建成。”建成后預計年產值達2億元,可帶動產業園周邊10萬畝5萬戶竹農發展竹林經濟,通過竹材精深加工和廢棄物循環利用,實現“全竹吃干榨凈”,助推延平區竹木加工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 武夷山市北城新區冷鏈綜合物流園項目同樣快馬蹄疾推進中。該項目為省重點項目,總投資5.2億元,總建筑面積3.37萬平方米,規劃建設冷鏈倉配中心、綜合服務樓、配套用房等設施。目前正進行1#綜合服務樓樁基施工,預計2027年完成建設。建成后將有力提升冷鏈物流效率,完善商貿流通體系,助力特色產業升級與區域經濟發展。 今年上半年,浦城縣現代糧食產業園項目、建甌市筍竹農產品深加工和交易中心項目等84個省市重點項目開工。與此同時,建設成果正加速顯現,三愛富(邵武)氟化學產業基地項目、松溪縣滌綸短纖循環經濟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等28個項目已建成或部分建成,正逐步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綠色”迸發,動能加速積蓄 翻閱南平經濟上半年的成績單,可見“綠色動能”正加速積蓄:ES纖維產業增長36.7%、氟新材料產業增長13%、水產業增長11.2%、竹產業增長37%…… 這些躍動的數字,在企業生產一線得到生動印證。在閩瑞新合纖(南平)有限公司生產車間,6條生產線開足馬力運轉。“去年,我們攻克關鍵技術,自主研發裝備,0.6旦ES纖維實現商業化量產,并且技術進一步突破至0.4旦,刷新了全球熱風纖維細度紀錄。”閩瑞股份監事會主席董麗梅介紹,技術突破帶來產品供不應求,為滿足激增的訂單,公司正加緊建設2條新生產線,預計今年年內即可建成投產。 幾年來,通過持續實施“三大攻堅行動”、“四上”企業培育行動和用“五個一”的理念抓產業,不斷壓實“一把手”抓謀劃、抓招商、抓技改的任務落實,我市逐步形成了一批新的增長點、支撐點。今年來,南平新謀劃億元以上項目663個,數量居全省第4;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82個、總投資253.6億元,比增164.5%和69.6%;新建投產入統規上工業企業11家,數量居全省第1。 當前,我市正積極落實支持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19條等政策,加快推動傳統產業智改數轉網聯,做大做強做優重點產業鏈。同時,持續完善提升“惠企政策直通車”“免申即享”、綠色產業創新服務、“企呼我應”四大增值惠企平臺,精準幫扶企業,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發展后勁。 蓄勢再發,機制精準護航 場上你追我趕,離不開場外精準護航。我市深化落實“三化五定”閉環落實機制,成立重大項目工作專班,針對項目用地、用林、審批等堵點難點,開展“點對點、面對面”精準服務,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福建省聯華七貢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高端竹筍深加工的企業。2025年初,企業通過南平市綠色產業創新服務平臺提交了“急需鮮筍保鮮領域高端研發人才”的需求。平臺依托智能算法精準匹配,快速推薦中國科學院劉莉專家團隊。雙方合作攻關保鮮技術,成功申報市級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并獲得資金支持。“‘綠創平臺’精準高效的引才服務,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為產品升級和產業發展提供了關鍵支撐。”企業負責人許書春說,該項目預計提升春筍利用率,新增收入1000萬元、利潤100萬元。 據悉,我市率先打造的全國首個市縣級產業創新服務平臺——綠色產業創新服務平臺,以解決企業需求為導向,以最新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為政府產業治理、企業生產經營、產業生態建設提供信息決策服務。目前,平臺已繪制出竹、水、白羽肉雞等9條重點主導產業創新鏈圖譜,并對全市重點產業集群全鏈條各環節把脈、問診、開方。此外,依托平臺人才庫,已設立28個重點產業科特派院士專家工作站,選派485名科特派服務企業;鏈接外部合作投資機構和商業銀行,為企業推薦金融產品。 我市創新“南平優質資源+專家優秀成果+營造優越環境”機制,在全省率先啟動省竹產業鏈特聘專家團試點,組織開展赴長三角“招才引智”,推動綠色產業創新服務平臺、大武夷綠色食品研發中心、竹產業設計制造檢測中心等科創平臺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轉化,促成人才技術成果落地轉化項目28項,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218%。 跑贏“上半場”,決勝“下半程”。“我們將繼續保持‘拉滿弓’的奮進姿態,強化協調調度,狠抓工作落實,推動重點項目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確保‘十四五’規劃目標順利推進,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南平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