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月9日,由南平市委宣傳部主辦,市朱子文化傳承發展中心、建陽區委宣傳部、考亭書院承辦的《近思錄》導讀系列講座第十講在考亭書院舉行,邀請中山大學哲學系暨東西哲學與文明互鑒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喬見作卷八治國平天下之道(治體)、卷九制度(治法)主題講座。中華文明武夷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人民大學講師、南平市朱子文化傳承發展中心副主任達吾力江·葉爾哈力克主持。
講座上,陳喬見教授深入解讀了傳統“治體”的核心內涵。他指出,治國的根本原則、君臣關系、民本思想政治的基本理念、根本原則、價值導向等構成了治體的關鍵要素。從歷史發展來看,不同朝代對于治體的實踐各有特色,但民本思想始終貫穿其中,這充分體現了治天下觀于家、治家觀身的理念。談及“治法”,陳教授聚焦古代的禮樂制度、選官制度、法制規范等。他闡述道,這些制度是服務于“治體”的具體手段。例如,古代選官制度從世卿世祿制到察舉制、科舉制的演變,都是為了選拔出更能踐行治國理念、服務百姓的人才,以實現“治體”中對賢能政治的追求。而禮樂制度通過規范社會各階層的行為和道德準則,維護社會秩序,從根本上支撐著國家治理的宏觀架構。 暨南大學學生甘俊良:“陳教授講得很透徹,能把深奧的理學思想用我們聽得懂的語言講出來,讓我深刻地體會到,“治國平天下”并非遙不可及,它其實始于每個人的修身和擔當。作為一個大學生,我們更應該從自身做起,既要端正自身,明辨是非,也要主動培養社會責任感,做一個內心真誠的人。” 《近思錄》導讀系列講座自2024年11月16日啟動,計劃每月一講,共計13講?;顒硬捎弥v座+直播的形式,面向全社會開放。每場講座都將邀請國內著名的《近思錄》研究專家前來授課,致力于打造傳統文化深度學習與交流的優質平臺,助力朱子文化傳承發展,讓更多人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林晶 張高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