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月25日,建陽區打造“八閩研學休閑第一村和全國首個巡河交水研學基地——杜潭”座談會在麻沙鎮杜潭召開。南平市教育局、南平市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有關負責人應邀和區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就如何進一步發揮麻沙特別是杜潭生態、人文、農田、水利資源優勢,培育研學休閑新業態、新模式,把人員“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進行現場交流研討。 在麻沙鎮水南村,參會人員實地察看了占地100畝、擁有近千年歷史、由1萬多株珍貴楠木構成的國家3A級景區——楠木林景區,對景區內豐富的林木資源及相關配套設施表示肯定,強調要充分利用景區位于1號風景道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加強校地合作、開展林木研究,為納入“武夷山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研學課程”路線奠定基礎;要充分挖掘建本等當地優秀傳統文化,籌備相關叢林游戲,發展林下研學。
參會人員還調研考察了鮮美家庭農場、白塔山茶莊園、長坪現代農業基地,就如何將研學課堂搬進葡萄架下、農田里、百年老叢水仙園等田間地頭進行深入交流,助力青少年探索自然奧秘,體驗農耕農趣,涵養生態文明意識,傳承農耕文明。
在麻沙鎮杜潭村,調研組一行實地調研了杜潭“荒野小巨人”體能挑戰賽基地打造和巡河交水主題公園、杜潭水世界、“杜潭五百園”等情況。特別是杜潭“荒野小巨人”體能挑戰賽基地依托杜潭村得天獨厚的山水田園風光,精心設計了山林穿越、溪流平衡、田野障礙等特色自然挑戰項目,打造戶外體育、科普宣傳、水上運動與自然教育實踐基地,計劃8月23日正式開啟首場賽事,預計有300多組家庭近千人參加。
座談會上,麻沙鎮匯報了杜潭村研學項目建設和巡河交水研學基地打造情況,表示要舉全鎮之力打造杜潭研學休閑基地。近年來,杜潭村以“黨建體檢”為抓手,摸清水家底、立足水資源、傳承水文化、提升水環境、用足水政策、做足水文章、賺足水經濟。同時,持續打造的“杜潭五百園”(百竹園、百草園、百花園、百果園、百菜園)、“杜潭五大基地”(研學培訓基地、露營燒烤基地、水上運動基地、文藝創作基地、休閑療愈基地)、“杜潭五大主題公園”(巡河交水主題公園、二十節氣文化主題公園、鄉村普法主題公園、應急避險主題公園、體育賽事主題公園),為開展研學科普、休閑療愈、農事體驗和賽事活動打下了堅實基礎。
會議強調,要圍繞“迎賓客、引人流”這一核心任務,增強上下級溝通交流、部門聯動,充分發揮教育資源優勢,通過研學團建和學習培訓等各類活動招引賓客;要緊抓南平市打造“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系列課程契機,結合當地特色自然文化資源打造金牌課程,吸引各地的孩子們來到建陽特別是杜潭研學;要開展常態化的水上運動體驗系列活動,推動杜潭、響鼓水世界聯動,形成深度鏈條,進一步促進消費。
南平市教育局副局長黃小青對研學基地課程設置作了精心指導。他說,麻沙楠木林和杜潭“五百園”正好都處在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上,希望這兩個點都能納入“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系列課程,讓祖國各地的孩子們到麻沙、到杜潭來研學,真正把課堂搬進國家公園,讓書本知識與大自然深度融合。
杜潭是全國巡河交水機制發祥地,今年4月30日,巡河交水主題公園在杜潭建成投入使用。在杜潭打造全國首個巡河交水研學基地,旨在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實踐,更是探索農耕文明傳承體驗、河湖治理與文化傳承、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生態產品特別是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有益嘗試,為全國河湖治理與可持續發展、幸福河湖建設與研學科普有機結合提供了“杜潭樣本”。(莊妍 劉劍鋒 吳大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