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尾活蹦亂跳的鰻魚成為焦香四溢的烤鰻,需要多久?在漢德(武夷山)食品有限公司的智能加工車間,這條“美食傳送帶”僅用90分鐘便完成剖殺、皮烤、蒸煮、蒲燒等16道工序,將閩北山區的生態鰻魚轉化為國際市場的“黃金食材”。 2日,記者來到智能加工車間,香味四溢,防護服摩擦聲與設備運轉聲交織,工人們頭戴面罩、手戴無菌手套,在118米長的全自動生產線前專注作業。“日本食客喜歡‘入口即化’,歐美市場偏好‘焦脆口感’。全自動生產線由精密設備精準把控火候,能一鍵切換多種風味模式,讓每片鰻魚都裹上均勻的琥珀糖衣。”總經理胡超選輕敲傳送帶,向記者介紹。 打包車間內,工人們將烤鰻送入檢測儀進行檢測,合格產品隨即分選打包。“我們實行從養殖到餐桌的全流程溯源管理。”胡超選表示,車間配備了日本進口的蒲燒生產線和美國產的檢測設備,通過“一品一碼”系統,確保每尾鰻魚都符合國際標準。 鰻魚素有“水中軟黃金”之稱,營養價值高、產業鏈長。閩北生態養殖場是漢德鰻魚的源頭。漢德公司深耕國際市場多年,集生產、加工、銷售及深加工于一體,產品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出口2800噸烤鰻,相當于1000萬條鰻魚‘游’上全球50余個國家和地區餐桌。”胡超選自豪地說。 在鞏固國際市場的同時,漢德公司正開拓國內新零售渠道,打造“內外雙循環”格局。公司食品二期廠房項目預計10月投產,新增智能化冷庫與預制菜生產線,投產后企業年產值將突破5億元,實現從單一出口向“國際高端食材+國內消費升級”雙輪驅動轉型。 “鰻魚渾身是寶,新產線投產后,魚皮可提取鰻魚肽,魚頭骨制成補鈣零食。”胡超選透露,企業正與科研機構合作開發鰻魚休閑食品、醫美產品,探索“美食+醫美”跨界融合。 傍晚,滿載烤鰻的冷藏車駛向廈門港。一周后,這些美味將出現在日本東京銀座的料理亭,成為食客口中的佳肴。這條來自武夷山麓的產業鏈,正以科技創新為槳,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破浪前行。(林李冰 文/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