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福建省大力推動現代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干銀耳出口成績亮眼,已成為閩貨出海的重要名片。近日,記者從福州海關獲悉,2025年前4個月,福建省干銀耳出口值達1.2億元,同比(下同)增長70.4%,占全國干銀耳出口總值的82.3%,出口值居全國首位,增速位列全國第三。 民營企業是福建干銀耳出口的主力軍。今年前4個月,福建民營企業出口干銀耳1.2億元,增長66%,占同期福建干銀耳出口總值的95.5%,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動力。 東盟是福建干銀耳的最大出口市場。今年前4個月,福建對東盟出口干銀耳9344.7萬元,增長53.8%,占同期福建干銀耳出口總值的75.3%。其中,對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出口額分別為6519萬元、1003.5萬元、967.5萬元,分別增長74.5%、196%、47%,市場拓展成效顯著。 素有“食用菌之都”“中國菇業之源,世界菌業之窗”美譽的寧德古田,是福建干銀耳產業的重要基地。該縣食用菌產業始于環翠屏湖區域,20世紀60年代以段木栽培銀耳為開端,在全國率先掀起銀耳生產加工熱潮。 在福建古田某食品公司車間,工人們正忙碌地分揀封裝干銀耳,加緊趕制國外訂單。企業負責人表示,海關的無紙化通關讓貨物通關效率大幅提高,交貨更及時,客戶滿意度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據介紹,為更好服務企業“走出去”,福州海關深入推進智慧海關建設和“智關強國”行動,主動靠前服務,通過“互聯網+海關”線上辦理資質備案;詳細解讀海關預裁定便利措施,“一對一”指導企業完成新產品歸類,規范報檢、報關流程;依托屬地智慧查檢系統“云簽發”模式,實現“自主申報、智能審核、自助出證”,有效壓縮證單制發時間,助力福建干銀耳在國際舞臺上持續綻放魅力。(記者 羅曉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