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99-5822971
您所在的位置 > 建陽新聞網 > 閩北要聞 > 正文
在南平,讀懂宋時“潮流”與“風雅”
2025-05-30 10:31:56? 作者:   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在南平,讀懂宋時“潮流”與“風雅”

——“行知山河·宋潮閩風”主題研學線路黨媒采風活動側記

“點茶是宋代流行的喝茶方式嗎?”

“建本雕版印刷的版、墨、紙都來自當地嗎?”

“這些古建筑梁上雕刻的紋樣有什么講究嗎?”

……

28日至29日,來自重慶市報業傳媒協會、內蒙古自治區報業協會、陜西省報業協會及20余家城市黨媒的代表來到朱熹園、武夷茶研習社、考亭書院等處進行沉浸式采風體驗,領略朱子文化、書院文化、茶文化、建本建盞文化的魅力,感受閩北宋時的“潮流”與“風雅”。

體驗宋茶技藝

茶,是南平人日常生活里常見的飲品,也是閩北文化里不可或缺的部分。以史為軸、以茶為線,從自然到生活,從物質到精神,從文學到哲學……在武夷茶研習社宋代點茶體驗過程中,大家學習了點茶的步驟流程,感受了以茶湯為紙、清水為墨、茶匙為筆的“水丹青”“茶百戲”創作的神奇,其中,來自重慶市報業傳媒協會會長向澤映的點茶作品受到了專業老師的肯定——茶沫厚且細膩純白,書寫的“壽”字寓意美好。“第一次嘗試了宋人喝茶的方式,整個過程還真是不太容易。”向澤映說,“特別是注湯、擊拂的過程,需要技巧,更需要專注。用了心、用了情,才能點好一盞茶。”

同樣也是第一次嘗試點茶的,還有來自內蒙古林海日報社的白鐵輝。“點茶得用力,手腕反復擊打茶盞時,額頭都冒汗了!不過越做越靜得下心,確實不能急。”白鐵輝說,“看著茶沫在盞中緩緩浮現紋樣,仿佛穿越回宋朝,親手實踐才真切感受到非遺技藝并非遙不可及,而是能觸摸到的傳統文化‘脈搏’。”他表示,當下青少年熱衷咖啡,但老祖宗的茶文化蘊含著深厚的審美、哲思與文化根脈,通過以點茶為主題的研學產品,讓孩子們通過點茶、茶百戲“沉浸式”感受宋代文化,比單純講述歷史更具感染力,對樹立文化自信至關重要。

“印象最深的還是你們這邊豐厚的研學資源,茶、朱子、建盞、建本、古建筑等都是可供孩子們學習的‘活態的課堂’,點茶、建本雕版印刷、建盞拉坯等,都是很好的體驗項目。”來自安徽蕪湖傳媒中心(小記者中心)的楊艷麗說,這些年中心開展了許多豐富多彩的小記者活動,其中不少是走出蕪湖的研學體驗活動,很受小記者家庭的歡迎。這次的采風體驗,讓我們更多地了解了南平的山水人文,希望接下來有機會開展深度的合作交流,攜手開發資源共享、客源互送的研學市場。

觸摸千年文脈

深厚的人文底蘊,滋養了研學旅行的沃土。從九曲溪畔“武夷精舍”牌坊向隱屏峰望去,仁智堂、隱求室、止宿寮沿山而立,飛檐翹角、錯落有致……“‘內無妄思、外無妄動’。當弟子問到要如何修身律己時,朱子用這八個字作了回答。”大家站在朱子畫像前,全神貫注地聆聽講解。

“研學研學,重點在研。然而當前市場上推出的許多所謂的研學產品,不過是換一種說法的‘觀光游’,或者只能說是‘游學’,重點在‘游’,輔以少量的‘學’。”浙江衢州市新聞傳媒中心發行中心主任錢青陽說,南平文化底蘊深厚,比如說在朱子文化的研學開發上,就應該多些設置體驗項目,把通過講解的歷史文化融入研學實踐體驗的過程,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群體,推出定制的高附加值的研學產品,而不是做一個適合任何群體的泛研學產品。

在研學旅游發展方面,白鐵輝希望加強南平與內蒙古兩地的合作交流。他介紹,內蒙古擁有森林植被、動植物科普、標本展示、森林小火車游覽等特色研學項目,能為孩子帶來獨特的自然體驗。他期待兩地實現“雙向研學”,讓南平孩子走進內蒙古的林海探索自然,也讓內蒙古孩子來到南平感受宋代茶文化魅力,通過自然科普與傳統文化研學的優勢互補,為青少年打造更豐富多元的研學體驗。

在考亭書院的石牌坊下,大家紛紛打卡拍照。從石牌坊處拾級而上,道原堂前大家駐足眺望,好似回望當年四方學子不遠千里負笈求學的盛景。

“這像是一場我與朱子跨越時空的相遇。”行走在考亭書院里,福建省報業協會秘書長潘焱看到“道付滄洲”展板上朱子晚年寫的“永棄人間事,吾道付滄洲”《水調歌頭·滄洲》這首詞時感慨萬千,他點開了前一天自己在朋友圈為此次活動寫下的“聚黨媒,通文脈,傳播忙……莫道知行遠,腳下即吾鄉。”《水調歌頭·行知山河詠》與大家分享。

“朱子與我們上饒淵源深厚,婺源、鵝湖書院都與他緊密相連,一走進考亭書院就覺得特別親切。理學宗師的文化底蘊,著實令人震撼。”在江西上饒市融媒體中心總編室副主任張欽眼中,考亭書院里的一磚一瓦、一景一物都承載著跨越地域的文化聯結,讓他深切感受到南平與江西在朱子文化根脈上的相通相融。他希望以朱子文化為脈絡,將南平考亭書院與江西鵝湖書院等朱熹足跡所至的歷史文化遺跡串聯起來,謀劃一條貫穿多地的“朱子求學成長研學線路”。他認為,通過梳理朱子在不同地域的講學、游歷軌跡,以時間為軸、文化為魂,把散落各地的歷史印記編織成完整的研學產品,既能展現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又能以朱子的思想成長歷程為切入點,為青少年提供兼具歷史厚重感與現實激勵作用的研學體驗,讓跨越時空的文化根脈在交流互鑒中煥發新活力。

感受窯火墨香

用文化連接歷史與未來,讓體驗加深認知與印象。“看來我也有兩把刷子!”來自貴州聞達數字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的郭俊才體驗雕版印刷時笑著說。他按照古人工序一步步操作:先潤版,再用刷子蘸墨在雕版上均勻刷開,然后鋪上宣紙,輕輕按壓,最終印出了《觀書有感》。捧著墨跡未干的作品,他感慨地說,看著簡單的活兒,其實每一步都有講究,從潤版到刷墨的力道,都能看出古人的用心,讓他感受到雕版印刷的獨特魅力。

“古代沒有感溫器,匠人是怎么知道燒制溫度達到了1300攝氏度呢?”“龍窯有這么長,都擺上盞嗎?一次燒制這么多成品率高嗎?”……在武夷花花世界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大家在復建的龍窯前,了解建盞的“前世今生”。

“沒想到看起來簡單的建盞拉坯,實際操作起來這么難!尤其是力道的拿捏。”浙江省報業協會辦公室主任林上軍首次體驗時感慨。首次嘗試,陶泥就在轉盤上因力道不均變形,做壞一個后換轉盤再試,輕壓重捏間泥漿粘手,總算勉強成型。他直言“太新奇了”,感嘆這手藝活全靠指尖功夫,看似簡單的旋轉里藏著傳統工藝的深厚門道。

“此前來過一次南平,但初次印象并不深。”安徽黃山日報視界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向陽說,這次“宋潮閩風”主題研學線路的深度體驗,讓他對南平、對宋朝文化有了深刻印象。程向陽特意用專業設備記錄下這些天采風活動的點點滴滴,他希望通過鏡頭讓更多人領略南平文化的魅力。

同樣用鏡頭分享此次活動點滴的還有來自江蘇南通報業全媒體記者李波。“這次活動到訪的一些場景,因為天氣原因沒留下好照片,只能是留點遺憾下次再來了。”李波說。

建盞中沉淀的星河、雕版上躍動的漢字、茶湯里舒展的遠山,都在訴說同一則寓言:文明的力量,不在于固守輝煌的過去,而是在于以敬畏之心點燃未來。行走閩北山水間,感受“宋潮閩風”,每一次擊拂、每一刀雕刻、每一捧泥土,皆有生生不息的力量。(吳建瓊 蔣雪嬌)

建陽新聞
今日建陽
炫彩建陽

版權說明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陽區人民路28號  南平市建陽區委宣傳部
辦公電話:0599-5822793 E-mail:jyxwbjb@163.com  閩ICP備16009068號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號【201502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200008
建陽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5836807   舉報郵箱:jyxwbjb@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主辦:中共南平市建陽區委、建陽區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陽區委宣傳部   承辦:南平市建陽區融媒體中心
建陽區委網信辦掃黑除惡舉報電話:0599-5836807  建陽區融媒體中心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專項行動舉報電話:05995822793
技術支持:東南網

閩公網安備 35078402010032號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精品国产不卡在线电影|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jizz国产精品jizz中国| 日韩A∨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 国产精品福利网站导航| 久夜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久久|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国产在线精品福利大全|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免费|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 国产精品涩涩涩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99| 日本加勒比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99精品免费观看|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精品456人成在线| 久久99精品福利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百度|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 51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琪琪| 精品400部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二区|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互换精品一区二区| 9久9久女女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