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月,潭山,桐花開了。 站在朱熹廣場仰頭望潭山,一樹一樹的桐花開滿枝頭,淋漓酣暢,絢爛至極。 綠色的山巒,鋪著白色的花朵,清爽中有熱鬧。緩步木棧道,滿眼綠色,滿心爽朗。這時,有桐花朵朵落到你的頭上、飄入你的衣襟。兩位北方女子走在我的身后,聽到她們的對話。“建陽真是一個好地方,滿山綠色,高樹花開”。“對,城里居然有一座綠色的山,好幽靜”。我因看桐花,慢下來,她們走遠了。 經過朱子雕像,走過潭山公園牌坊,沿著木質棧道,一直登上朱子閣,視野之下,二水交匯,三橋飛架。建筑鱗次櫛比,參差錯落。此時,以桐花為近景,以小城為遠景,拍幾張構圖精美的照片,大美! 尋到一樹桐花,駐足,仰頭,我與花默默相對,相看兩不厭。清風微微拂面,有花不斷的落下,仿佛帶來陣陣香氣。高高的樹上,花朵一簇簇,成團成團的開,從低到高敷陳,碩大而嫵媚。白色的瓣,粉色或淡黃色的蕊,素雅中有嬌艷,沉靜中有熱鬧。于是想起“桐花萬里丹山路”的詩句來。覺得眼前的桐花,其開也爛漫,其落也繽紛,其氣也豪壯,其情也高遠。 如果說松是“比德”之樹,依松而坐,是高士之態。那么,桐花則是“比德”之花。 桐花,有德。花分雌雄,共生一樹。雄花在開得最燦爛的時候把花粉給了雌花,就義無返顧的落下枝頭,一朵一朵,前仆后繼,為的是雌花的結籽。離開枝頭的雄花在春風中紛紛揚揚、飄飄灑灑,形成白色的花雨。于是,中國的民間有一種“五月雪”的美麗景致。它們平靜的履行一種責任、一種義務,這是自然給人類的一種啟迪。 潭山桐花,春季晚開,氣息恬淡。在春夏遞交之時,到潭山踏青出游,則能娛心悅目。遇到春事闌珊,乍暖還寒,有風有雨的時節那就是“滿山風雨落桐花”了。這時的桐花,和著春雨,頗為料峭,也頗為壯美。待陽光普照、麗日當空的時候,桐花則又欣欣向榮,粲然開放。 五月,潭山,桐花開了。邀上三五好友,去看桐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