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9日,“千載文脈 ‘閱’見潭陽”2025年“書香建陽 全民閱讀”文化周重要活動之一的廌山書院揭牌儀式暨游酢文化講座在建陽區麻沙鎮長坪村舉行。福建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朱子研究院院長馬照南,當代文學家、著名學者王宏甲,中國朱子學會顧問、市朱子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張建光,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武夷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吳邦才,市朱子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文志,區委書記謝啟龍,市區兩級有關單位負責同志,文化界、游氏宗親代表等參加活動。 公元1053年,建陽先賢游酢世稱廌山先生,誕生于麻沙鎮長坪村。游酢師從程顥、程頤,為程門四大弟子之一,載道南歸,開閩學之先河,留有“程門立雪”的佳話。公元1096年,游酢因父親病逝,回鄉守孝,期間在富垅自然村建草堂,作為講學著述之所。公元1238年,宋理宗崇褒理學,御賜“廌山書院”匾額掛于大門。2016年,廌山書院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被列入南平市第一批朱子文化遺存名錄。2023年,游酢誕辰970周年之際,建陽區以游氏族譜所載古圖為藍本,啟動書院復建工程,歷經一年半修復落成并正式對外開放。 揭牌儀式后,福建省委宣傳部原副部長、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朱子研究院院長馬照南還進行了題為《程門道南學派的現代性重構——從游酢思想看“兩個結合”的理學資源》的文化講座。講座既有歷史的縱深度,又有現實的啟發性,從游酢的生平事跡、與楊時的關系、理學貢獻、傳承弘揚路徑等多個維度,深入剖析了游酢文化的思想內核,并緊貼“兩個結合”的時代命題,闡述其對當下傳承、弘揚和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的重要意義。(寧宇 黃巍 姜法彪 吳大灼 張怡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