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深入貫徹落實“才聚武夷·智啟新程”建陽籍在外科技人才大走訪活動精神,建陽區持續深化與在外科技人才的聯動機制。近日,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王曉琳,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與科技藝術學院院長馮夢波,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與科技藝術學院直屬黨支部副書記、建陽籍在外科技人才陳明強赴建陽區深入了解央美師生走進建陽采風實踐活動情況。區政協、區建盞文化產業研究發展中心、水吉鎮等單位相關同志參加本次活動。 中央美術學院代表團一行先后參觀考察了傳古堂龍窯、后井滴一窯龍窯、紅袍建盞龍窯、建窯遺址等地,深入了解建盞產業情況,感受建盞產業蓬勃發展態勢。代表團表示,同學們通過此次一線創作活動不僅拓寬了視野,更將學校傳授的專業技能有效轉化為實踐能力,在完成各項學習任務過程中展現出良好的知識應用水平,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 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與科技藝術學院院長馮夢波:“帶著我們的學生來到建陽,我感到非常幸運。因為這個地方它有很深厚的文化遺產,有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有政府的大力的支持。” 此次采風實踐活動以藝術與科技融合為切入點,促進高校資源與建盞非遺產業的深度對接,為建陽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王曉琳:“希望未來能夠把建陽地區作為中央美術學院的一個校外的實踐教學的基地,能夠讓央美更多的師生來到這里,通過我們的合作,也把建陽的優秀傳統文化,向外傳遞出去,也讓同學們深入到基層,了解傳統文化,也能看到我們福建的自然景觀,能夠在他們的學習過程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本次活動是我區“以才引智、校地共榮”策略的生動實踐。通過在外人才的穿針引線,建陽正加速打通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創新通道,為培育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強勁支撐。 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與科技藝術學院直屬黨支部副書記陳明強:“我個人是特別開心的,既迎來了我們美院的領導和同學老師們能來到我的家鄉,我特別驕傲。另一方面,可以把我們家鄉的資源、文化能推廣出去。” 此次實踐的執行單位為區文體旅局、建盞文化產業研究發展中心,實踐內容為建本創作、建盞燒制創作等,共計17日。建本指導單位:建陽一中·吳剛;建盞制作指導企業:后井滴一窯·廖成義,傳古堂龍窯·暨子文,紅袍建盞·周建平,蘭亭敘·李光熙,潘盞櫃·潘賢森、潘建信,山石建盞·吳繼旺和遠山隱建盞·黃文華、黃玥。(戴秋霖 譚冰洋) 部分學員作品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