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建陽區童游街道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將“暨大在建陽”歷史、宋慈文化等繪制上墻,提升老舊小區的文化品味。 4月25日,畫師們正在靜園小區旁的墻面上打底、勾線、上色,有條不紊地開展墻繪工作。墻繪主題為“暨大在建陽”,共繪制36幅畫,包含《立學文廟》《穿越烽火》《生活艱難》等26個主題,長約234米。 墻繪設計公司負責人 楊芳 我們用的是室外的專業繪畫涂料,我們畫完之后,外面還會再刷一層保護漆,可以防止它顏色退化。然后是在天氣晴好的情況下,我們預計15個工作日會完成。 1941年6月的抗戰時期,在上海辦學的暨南大學到建陽的設立分校,次年全校遷入建陽,抗戰勝利后的1946年4月回遷上海。暨大在建陽立校約5年,使當時的建陽頓時成為東南地區首屈一指的“文化城”。為了更好地再現這段光輝歲月,墻畫在參考歷史資料、老照片的基礎上進行創作、繪制。 墻繪設計公司負責人楊芳:“老師給了我們一些命題,根據歷史的事件來創作。比如《設立分?!愤@幅畫,后面就是文廟的背景,根據老照片來設計,前面這兩個是當時的暨大老師,到這邊來選址?!?/span> 正在繪制中的墻畫,已經吸引了不少附近居民的關注。 居民馮女士:“這些景色和人物都畫得非常不錯,這些歷史有的不知道,現在給你畫出來一下,我們就更能認識、了解這些?!?/span> 據了解,童游街道老舊小區改造(一期)項目已投入4073萬元進行城市更新。為進一步提升居住環境,童游街道為老墻面“換”上了融合歷史記憶、文化的墻繪“新衣”,其中,長約100多米的宋慈文化墻已于去年年底完工。 童游街道黨工委書記劉永義:“老舊小區改造有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這個墻繪屬于提升類,選擇在群眾來往比較密集的地方,結合歷史文化做墻繪,讓斑駁的老墻變成‘歷史教科書’。后續會將墻畫內容制作成紙質與電子宣傳冊,不斷延伸文化‘觸角’?!保?/span>莊妍 劉劍鋒 丁健偉 陳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