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建陽區再生稻插秧工作已全面展開。4月2日,記者在水吉鎮鄭墩百畝再生稻示范片看到,田間除了傳統插秧機在忙著作業,還有一臺插秧機是無人駕駛的,這是水吉鎮吉豐農機專業合作社引進的新設備。 當天上午,在水吉鎮鄭墩百畝再生稻示范片里,兩臺高速插秧機在田間來回穿梭,不一會兒,身后的水田里就留下一排排整齊的秧苗。 水吉鎮吉豐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翁可茂:“我們這一塊地60多畝,原來用人工插秧的時候要60多個人插一天,現在用插秧機,一臺機子插兩天就全部結束了。” 現場最吸引記者眼球的,是這臺無人駕駛的高速插秧機,它安裝了北斗自動控制系統,只需一個人工擺放秧苗,其他環節都交給機器完成。和傳統的插秧機相比,一臺無人駕駛的插秧機作業,至少可以節省一個人工成本。 水吉鎮吉豐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翁可茂:“這一臺無人駕駛的機子是去年引進的,因為現在人工比較少,所以說,我們投試了兩臺這個無人駕駛的機子。” 翁可茂介紹,無人駕駛插秧機因為采用了北斗導航自動駕駛系統,還有計畝、定位、作業速度檢測等功能,而導航定位數據又可為后期水稻施肥、植保、收獲等作業提供精準位置信息,便于提高水稻種植全程精準作業程度。 水吉鎮吉豐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翁可茂:“我們合作社今年總共是5000多畝的再生稻,3月28日開始插了,插到4月10日就全部結束。” 據了解,2025年我區爭取農機購置補貼資金700多萬元,支持農機報廢更新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22萬元,為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提供堅實保障。 水吉鎮副鎮長涂曉燕:“我們全鎮的糧食種植面積在3萬多畝,糧食作物的機械化的比例也很高,比如說機插率,我們都能達到80%,機耕率是100%,然后機收跟機防都是100%達到了機械化。”(黃子榮 劉劍鋒 蔡沁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