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2日,2025年中華文明講壇與課堂系列活動之中華文明課堂第一講《淺談孝的真精神》在建陽一中舉辦。講座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劉增光擔任主講嘉賓。活動旨在深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面提升學生道德素養。 劉增光教授以一個大大的“孝”字開啟話題,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孝”字的結構和含義,指出“孝”字由“老”字的上半部分和“子”字組成,形象地表達了子女對父母長輩的侍奉與尊敬,這是“孝”最基本的內涵。他強調,孝不只是物質供養,更在于精神敬重。 講座中,劉教授通過古今實例,生動講述孝子故事與不孝后果,讓同學們直觀感受到孝的重要性。同時,他還結合現代社會背景,探討如何傳承孝道,鼓勵大家從關心父母起居、傾聽心聲等小事做起。 此外,劉教授還深入闡釋了“愛生、敬身、立身”與孝的關系。愛生,是感恩父母給予生命,珍惜生活;敬身,要愛惜身體名譽,不讓父母蒙羞;立身,靠努力學習實現價值,讓父母驕傲。鼓勵同學們從當下小事做起,詮釋孝道、塑造自我。 建陽一中學生蔣海琴:“劉教授的發言,讓我明白了在與父母溝通的過程中,應該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以及讓我明白了生命的可貴。” 老師們表示,通過聆聽講座,讓學生們對“孝”有了全新感悟,相信這份理解會化作學生日常行動指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綻放新光彩。 建陽一中老師黃建延:“劉教授的這場講座,像一份及時送來的精神食糧,他用博學的知識來講述,用典例來分析,引導當代社會青少年在追求個人發展的同時,具有責任感,實現了孝道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林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