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建陽區積極響應國家糧油大面積單產提升和市政府“田園美、村貌美”的號召,建設再生稻、油菜示范片,推廣“稻-油、稻-再-油”種植模式,利用冬季閑置的稻田種植油菜花。隨著氣溫逐漸回暖,油菜花陸續綻放,眼下正是油菜田間管護的關鍵時期。 2月28日上午,在建陽區麻沙鎮長坪村360畝的“稻-再-油”高產高效栽培模式示范片里,記者看到,大片的油菜花隨風搖曳,3臺無人機在田地上空來回穿梭作業。 麻沙鎮豐收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黃斌:“現在我們用無人機噴灑農藥,還有施肥。無人機現在就能夠節省我們的人工勞動力,提高我們農作的效率。” 據了解,該示范片由麻沙鎮豐收農機專業合作社統一流轉經營,經過土地平整和改良,實現集中連片、設施完善、水利配套,有利于推行“稻-再-油”種植模式。當前油菜正值始花期,也是“一促四防”的關鍵時期,農技人員主動深入田間地頭,為油菜種植“把脈開方”。 區農業農村局農藝師楊娟:“我們要做好追加葉面肥、病蟲害防治工作,可選用鉀肥、硼肥還有殺菌劑混合噴施,降低菌核病的發病率,提高角果的結實率,提高產量,另外春季雨水增多,我們要做好田間的排水工作。” 目前,建陽區已在崇雒、莒口、麻沙等“251環線”鄉鎮,建設30畝以上油菜示范片21片,推廣“稻-再-油”模式,總面積約2900畝。“稻——再——油”即種植一季水稻、一季再生稻、一季冬季油菜的高產模式,實現“一田三熟”,拓寬增收渠道,實現糧油雙豐收。 區農業農村局農藝師楊娟:“這模式的一個好處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另外一個是油菜秸稈還田之后,能夠提高我們土地的養分,為后茬的再生稻提供肥料,能夠降低肥料的使用率。”(蔡沁妍 張高鷺 溫良英 張怡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