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99-5822971
您所在的位置 > 建陽新聞網 > 閩北要聞 > 正文
堅守為民初心 辦好民生實事——南平市五年來民政事業發展綜述
2025-02-24 09:51:04? 作者:   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肖練冰

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過去五年,南平市民政系統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在兜底保障、養老服務、社會事務、社會治理等多個領域持續發力,繪就了一幅溫暖人心的民生畫卷,為南平的社會發展與和諧穩定注入了強大動力。

織牢織密民生“安全網”

“如今,我有了穩定的收入,也有了新的住房,晚年有保障了,這離不開黨和政府的關心和幫助。”住進光澤縣閩源林業小區的82歲老人徐風翠激動地說。

2023年11月,光澤縣民政工作人員在常態化入戶走訪宣傳救助政策和排查過程中,發現浙江籍老人徐風翠日??繐焓皬U品為生,且患有骨質疏松癥,需長期服藥控制病情。民政部門立即啟動救助幫扶機制,進行情況核實,幫助徐風翠申請救助,將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每月按440元發放保障金。此外,為解決徐風翠住房困難問題,2024年10月,民政部門對接住建部門進行專項社會救助,為徐風翠安排住房。

踐行民政愛民理念,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五年來,南平市民政系統始終把困難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切實兜住兜準兜牢基本民生底線,不斷增強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和安全感。

——深化社會救助制度改革。我市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將全市2.5萬脫貧人口和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納入低保、特困供養等兜底保障范圍。社會救助制度改革縱深推進,基本建立起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在全省率先建立困難群眾社會救助監測預警、社會救助與自然災害應急響應機制,建立社會救助“一事一議”工作機制,提升社會救助的可及性和規范性,將3.1萬名低保邊緣家庭成員納入專項救助范圍,累計有7.2萬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享受基本生活救助。

——救助保障標準穩步提升。五年間,連續五次提高城鄉低保和特困供養標準,城鄉低保年平均標準從6708元提高到9660元,比增44.0%,特困人員年平均供養標準從11996元提高到22379元,比增86.6%;連續五次提高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從每人每月80元提高到114元,比增42.5%,生活困難的重度殘疾人一級護理補貼、二級護理補貼分別從2020年的每人每月115元、85元,提高到目前的137元、114元,分別比增19.1%、34.1%。

——加強兒童社會福利保障。建立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自然增長機制,養育標準與上一年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幅同幅增長。強化基層兒童福利隊伍建設、兒童福利服務平臺建設以及社會力量參與建設等工作,目前全市共有兒童督導員142名、兒童主任1923名,五年間受惠兒童7.5萬人次?!案@傩袆佑媱潯备哔|高效推進,惠及農村留守、困境兒童1.3萬人。成立南平市兒童福利院,實現全市機構內孤兒集中養育,9個縣級兒童福利機構轉型為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精準化管理、精細化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

構筑幸福養老“生活圈”

大紅燈籠高高掛,歡歌笑語陣陣飄。在建甌市小橋鎮“幸福里”社區,入住的老人們話家常、做手工,傳出陣陣歡聲笑語。

“幸福里”社區是開放型養老社區,主要接收偏遠村、空心村生活能夠自理的老人入住,提供全方位、個性化、有溫情的養老服務。近年來,市民政系統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推進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全力打造居家有服務、兜底有保障、普惠有機制、市場有選擇的“福見康養·夷養南平”幸福養老服務體系,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養老服務制度逐步健全。我市建立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持續深化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成立市老齡工作委員會及辦公室,加強部門協作形成合力。建立和完善80周歲以上老年人高齡補貼、7類特殊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完全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三項補貼”制度。全面建立居家社區探訪制度,特殊困難老年人月探訪率達100%。累計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3414戶。實施特殊老人“平安通”工程,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緊急呼叫、無線定位、安全監測等服務。

——養老服務供給更加優化。全面推進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建設,統籌規劃發展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建成各類養老服務設施2186個,建成全托、日托等各類養老服務床位3.2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床位數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市10個縣(市、區)均建成1所以上老年養護院(社會福利中心),115個鄉鎮建成120所鄉鎮敬老院。建成99個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1127所農村幸福院、371個村級老年人活動中心、343所長者食堂,推動建成4個縣級示范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15所,鄉鎮(街道)具備綜合功能的養老服務機構覆蓋率90%,新增普惠養老床位1500張以上,城鄉養老服務網絡基本形成。邵武市、光澤縣試點開展養老服務線上“點菜式”服務、養老服務新型線上消費等試點,為老年人提供就近便捷養老服務。

——養老新業態更加豐富。積極引進行業優質團隊運營養老服務設施,培育了百齡幫、國德、龍人伍心、智宇等一批優質康養、醫養結合養老服務項目。拓展農村養老服務,累計完成500所農村幸福院質量提升改造。探索在集鎮建設“幸福里”社區,打造農村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在全國率先走出一條讓農村老人“不離鄉土、不離鄉鄰、不離鄉音、不離鄉愁”的互助養老新模式,建成鄉鎮“幸福里”社區8個。“探索鄉鎮‘幸福里’社區互助養老新模式”案例被福建省委改革辦確定為全省第一批深化拓展“三爭”行動典型案例。浦城縣被民政部確定為縣域養老服務體系創新試點。南平市入選民政部2025年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

辦好社會事務暖民心

在婚姻登記工作主陣地,開設“新婚課堂”,開展婚姻家庭調解工作,五年來成功化解6000余起婚姻家庭危機;

提升對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水平,累計救助流浪乞討人員2122人次,成功尋親48人,落戶安置受助人員67人;

聚焦打造惠民殯葬、綠色殯葬、文明殯葬,不斷深化殯葬改革,建成5個縣級公益性公墓;

……

近年來,南平市民政局以深化為民服務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精神促發展,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內涵,統籌推進婚姻登記、殯葬管理和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等工作,努力開創社會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婚姻登記服務不斷優化。我市持續推進婚俗改革,武夷山市被民政部確認為第二批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培育形成了“山盟海誓”婚姻登記服務品牌,舉行武夷特色婚俗禮儀——“朱子婚禮”,讓“婚事新辦、喜事簡辦”成為文明和諧新風尚。實施“公民婚育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務改革,試點開展婚姻登記“跨省通辦”。推進移風易俗,將婚俗改革工作納入婚姻登記服務宣傳重要內容,引導婚姻當事人自覺摒棄高額彩禮、鋪張浪費等舊俗陋習,為形成良好社會新風尚提供制度支撐。

——殯葬改革不斷優化。積極倡導推行公益樹葬、花葬等生態葬式葬法改革,加快補齊公益性安葬設施短板,全市建成5個縣級公益性公墓,豐富了群眾殯葬服務需求。推行文明殯葬,將破除陳規陋習作為移風易俗重要內容納入村規民約修訂,有效遏制喪事大操大辦、相互攀比等不良風氣,讓“惠民、綠色、文明”殯葬理念深入人心。

——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市民政局從市救助管理站體制建設、功能完善入手,不斷提升救助管理服務水平,科學布局巡查力量,匯集尋親資源,有力織密流浪乞討等臨時遇困人員救助保障網,實現了對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的及時救助、應救盡救。

——區劃地名管理工作更規范。貫徹落實《行政區劃管理條例》《地名管理條例》,服務南平市行政中心搬遷,完成建陽區析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審慎穩妥推進部分縣(市)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變更調整;系統梳理編制《南平市行政區劃歷史沿革》,出版2023年版《南平市行政區劃圖》。首次設立南平市區劃地名專家庫,建立區劃地名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地名宣傳推廣,出版《南平市地名錄》,光澤縣《一城山水,滿城皆畫》地名文化短視頻成功入選央視頻《中國地名故事》,閩北優秀地名首次登錄央媒傳播。扎實開展“鄉村著名行動”,武夷山市《打造智慧地名服務體系 促進茶文旅融合發展》被民政部評為推廣“鄉村著名行動”第一批典型經驗做法。

共建和諧美好家園

建陽區潭城街道溪源村是一座擁有1200年歷史的古老村落。近年來,溪源村建立“1136”議事協商機制,以黨建為引領、網格為抓手,強化“三風”融合,規范“六事”流程,讓廣大群眾通過議事協商參與到村級事務的決策、管理、監督中,在基層治理中取得了良好成效。通過議事協商,探索活化利用古宅新模式,村里打造了鄉村音樂廳,建設蔬菜種植基地,創建“軍事夏令營”“松鼠部落”“萌寵樂園”等兒童友好特色主題項目,既優化了人居環境,又促進了鄉村旅游業發展。

基層是國家治理的末端,是服務群眾的最前沿。近年來,市民政部門堅持在加強基層力量、基礎工作、基本能力上下功夫、求突破,扎實推動區劃地名、社會組織管理、社區治理、慈善等工作任務落地落實,不斷推動構建我市基層治理新格局。

——持續加強村級組織建設。選優配強村(社區)“兩委”班子,創新開展村級議事協商示范活動,2021年,建陽區潭城街道溪源村、建甌市小松鎮湖頭村被民政部列為全國村級議事協商創新實驗試點單位。全市完成了兩輪村規民約修訂,有力促進鄉風文明建設。創新近鄰服務模式,完善助幼、助教、助醫、助老、助困等“五助”服務創新社區治理模式,全市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100%。加強社區工作職業化建設,2019年以來共招募270名高校畢業生服務社區,實現社區工作者崗位及薪酬等級序列化。有力推進基層組織“濫掛牌”清理整治和規范社區證明事項工作,基層建設規范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社會組織改革深入推進。實行社會組織年報制度改革,出臺《社會組織成立、換屆、注銷工作指引(試行)》,實施社會組織法定代表人離任、社會組織注銷和“雙隨機”執法中采購第三方審計服務,五年來抽查審計全市性社會組織240家,對71家違法違規全市性社會組織實施行政處罰,有效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加強社會力量培育,全市持證社工從554人增加到2519人,志愿服務記錄平臺從無到有,全市注冊志愿者達到47.52萬人。全市共有143個社會組織與108個老區村結對幫扶,有力助推鄉村振興。邵武市春暖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造“血”扶貧 把“根”留住》案例和南平市扶貧開發協會的《精準發掘小白茶 形成扶貧大產業》案例被國務院扶貧辦評為中國社會組織扶貧案例50佳。

——推進老區蘇區振興發展。南平是革命老區、蘇區,市民政部門認真履行扶建工作職責,按照“老區優先、適當傾斜”的原則,持續推進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積極爭取補助資金,支持補助老區鄉村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等建設。強化“山海協作”,積極對接福州11個異地商會參與“陽光1+1”牽手計劃,引導社會組織參與南平市老區鄉村振興。創新老區實用技術培訓方式,把技術送到“田間地頭”,舉辦28期1498人次老區村實用技術培訓。持續提高健在革命“五老”人員的定期生活補助標準,推進74個未列入革命文物紅色文化遺存保護利用項目建設,擴大革命老區社會影響。

——推動慈善事業蓬勃發展。積極培育多元慈善主體,探索基層慈善幫扶新模式,引導慈善組織在助力鄉村振興、抗洪救災、扶貧濟困、養老事業發展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持續開展“慈善手拉手”“慈善一日捐”“福行樂善”活動,近年來,累計募集慈善資金2.56億元,實施慈善項目超300個,幫扶困難群眾20萬人次。我市公益慈善組織實施的“產業升級造血扶貧 量體裁衣促鄉村振興”、“幸福里”社區慈善助餐等多個公益慈善項目在第六屆“善行八閩——公益慈善項目大賽”中獲獎。7個項目獲首屆“福建慈善獎”,獲獎數位居全省前列。2021年,南平市慈善總會榮獲“福建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南平市慈善總會會長傅光明榮獲第十一屆“中華慈善獎”(慈善楷模)。(蔣雪嬌 鄭婕)

建陽新聞
今日建陽
炫彩建陽

版權說明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陽區人民路28號  南平市建陽區委宣傳部
辦公電話:0599-5822793 E-mail:jyxwbjb@163.com  閩ICP備16009068號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號【20150202】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200008
建陽新聞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9-5836807   舉報郵箱:jyxwbjb@163.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主辦:中共南平市建陽區委、建陽區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陽區委宣傳部   承辦:南平市建陽區融媒體中心
建陽區委網信辦掃黑除惡舉報電話:0599-5836807  建陽區融媒體中心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專項行動舉報電話:05995822793
技術支持:東南網

閩公網安備 35078402010032號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看|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97视频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9|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高清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AV|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9re最新地址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婷婷久久久| 精品哟哟哟国产在线不卡|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人网|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国产自在久久现线拍|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7| 国产精品部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完整观看高清秒播国内外精品资源 | 国产精品第二页在线播放|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 国产香蕉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青草天美|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久久黄色精品视频| 国内精品一线二线三线黄|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国产剧情国产精品一区|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网站| 午夜三级国产精品理论三级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 国产精品青青在线麻豆|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国语麻豆|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