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意漸回、月影漸圓,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如期而至。建陽區各地舉辦精彩紛呈的活動,喜迎元宵節的到來。 黃坑鎮 燭橋燈火鬧元宵,幸福安康歲月和。2月12日晚,一場別開生面的“麻陽溪千載文脈 黃坑鎮燭橋非遺”鬧元宵活動在黃坑鎮舉行。百余位村民踏著喜慶的鼓點相繼登場,200余米長的燭橋在黑夜中宛如一條長龍穿行在黃坑鎮大街小巷,所經之處家家放煙花、戶戶燃爆竹,大家共同祈福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幸福安康。
隨著燭橋隊伍抵達河岸,煙火秀正式開始。一朵朵絢爛的煙花在夜空綻放,將天空裝點得五彩斑斕。煙花的光芒映照在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與歡樂,元宵佳節的喜慶氛圍在此刻達到高潮。
黃坑燭橋燈又稱板凳龍,分為本地龍與莆田龍兩支隊伍,今年巡游的是莆田龍燈。龍燈按姓氏連接,每戶一架板凳,每架長2.6米,板面裝有5盞花燈,板頭板尾留有鉆孔,用撐棍穿套串聯形成燈龍,整個燭橋可分可合。當數百條板凳相連組成龍身之時,宛如一條閃亮發光的長龍,蜿蜒游動,蔚為壯觀。2012年,黃坑燭橋燈及其制作技藝被列入南平市級非遺項目。
活動現場,除了壯觀的“燭橋燈”、煙花秀外,還進行了非遺項目嘉禾花鼓戲與舞龍表演。 莒口鎮 每年正月十五舉行的舞龍表演是莒口鎮一年里最具人氣的民俗活動。夜幕低垂,華燈初上,舞龍表演愈加神秘、絢麗,光影交錯中,“長龍”騰挪翻飛,形神兼備,所到之處觀者如堵,將節日的歡慶氣氛烘托到極致。
據介紹,數周前,莒口鎮各村的舞龍隊伍就提前集結、排練,精心打磨每一個動作和隊形,力求將傳統文化與藝術完美結合,為觀眾帶來一場文化大餐。 建發悅城 元宵節當晚,建發悅城人潮涌動。市民群眾猜燈謎、吃湯圓,紅紅火火祈豐年。非遺高蹺表演《醉關公》、七彩祥云煙花秀,將節日的氛圍推向高潮,現場觀眾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難忘而美好的時刻。
參與群眾:“剛剛帶著孩子參加了猜燈謎,看了煙花秀還有品嘗了非常好吃的免費的湯圓。”
崇泰街道 2月11日,童子山社區聯合福州合嘉源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南平建陽第二分公司黨支部開展“趣玩元宵,鄰里同歡”活動。活動當天,現場熱鬧非凡。包水餃區域,大家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不斷。居民們各顯身手,剁餡、調餡、包餃子,動作嫻熟流暢。此次元宵節活動,不僅是一場簡單的慶祝活動,更是一次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生動實踐,為社區居民搭建了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和歸屬感。
2月11日,濯錦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共建單位、鼎恒物業在濱江壹號開展“歡樂鬧元宵,和諧社區情”元宵節主題活動。活動現場,志愿者們準備了趣味游戲,既有傳統的猜燈謎、套圈圈,也有貼心的義診服務和煮湯圓。此次元宵節活動不僅豐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也加強了社區的凝聚力。居民們紛紛表示,這樣的活動讓他們感受到了社區的溫暖,也更加珍惜與鄰居相處的時光。
2月12日上午,嘉禾社區黨委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濃濃鄰里情·歡樂鬧元宵”主題黨日活動。大家齊聚一堂,共同參與親子互動手工DIY燈籠制作、吃湯圓和猜燈謎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活動現場,各式各樣的謎語,引得大家爭相競猜,歡聲笑語不斷。孩子們聚精會神地制作著燈籠,折紙、剪裁、粘貼,不一會兒,一個個別具一格的燈籠便呈現在眼前。大家圍坐在一起,品嘗著湯圓,整個活動充滿了歡聲笑語,不僅增進了鄰里之間的感情,也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寶山街道 2月11日上午,寶山街道黃花山社區聯合街道社工站開展“童趣鬧元宵 歡樂滿社區”元宵主題趣味游園會,以弘揚傳統文化,豐富社區少年兒童的節日生活,共同慶元宵佳節。
游園活動設立趣味猜燈謎、冰壺大挑戰、投擲沙包、團團圓圓夾元宵、喜氣洋洋照相館、甜甜蜜蜜品湯圓6個場館。大家參與游戲、品嘗湯圓,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美好的時光。(戴秋霖 吳大灼 楊欣玥 藍思韜 林欽 朱雨薇 葉烯凇 龔思琦 崇泰街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