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亭祈福”活動現場 百節“年”為首,四季“春”為先。乙巳蛇年,正月初五,建陽區考亭書院內,一場盛大的2025年第四屆“考亭祈福”活動舉辦,吸引了諸多漢服同袍、市民游客前來體驗。 穿漢服過大年,拜文公祈福運。“鳴鼓……”十時準點,在莊嚴肅穆的古樂聲中,祈福活動正式開始。市民和游客跟隨身著漢服的祭祀人員一起鞠躬敬禮,以最傳統、最莊重的儀式敬拜文公,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家庭幸福、學業有成。 “這是我們連續第四年舉辦‘考亭祈福’活動,活動影響力逐年提升,成為當地春節期間開展的極具特色的文化活動。”此次活動承辦方之一、南平市道南漢服文化社負責人范成忠介紹,今年“考亭祈福”活動,我們向全國乃至世界的漢服社團組織發出了邀請,不少漢服同袍遠道而來,共同體驗了這場盛大的祈福納祥活動。 正值中國春節申遺成功之際,為更好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南平立足當地特色文化、自然風光,著力打造具有地方代表性的文化活動和項目。“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考亭祈福’活動,整個活動的過程,不僅是祈愿了美好,也讓我對當地的朱子文化、非遺民俗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歐洲漢服協會聯合發起人之一胡長天頗有感觸,這些年,從“漢服熱”到非遺“綻放”海外等,中華文化出海“圈粉”真是可感可知。他希望,傳統文化能夠更好地回歸生活,“考亭祈福”活動影響力能進一步提升,通過加速文旅深度融合、增進中西方漢學文化交流等方式,將其打造成為當地特色的品牌節慶文化活動。 考亭書院集成殿前,身著不同制式漢服的同袍們還手持“福”字,為廣大市民、游客送上新春祝福,同時,《龍騰盛世》等舞龍、龍魚戲等各類文藝節目輪番上演,文化“年味”愈加濃厚。 “舞龍不僅是一種藝術展示,更是一種精神傳承,代表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當地學校舞龍舞獅社團校外指導老師劉津維說,“今天參加臺上舞龍表演的都是當地學校的學生,他們熱愛傳統文化,并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好傳統文化、民俗文化的守護與傳承。” “我們是從外地到建陽的,昨天知道這個活動后,就很想來參加。”福州游客周潭榕表示,優秀傳統文化值得宣揚,特別是以這種鮮活的方式,帶小朋友來現場體驗感受,是非常有意義的。 有同樣感受的還有來自江西的游客顏先生一家。“上午的活動非常有儀式感,這里的春節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又獨特的印象。”顏先生告知,他們一家不僅參與了祈福活動,還在現場體驗了建本刷印、朱子鄉射、香道點茶、新春燈謎等富有當地特色的文化活動。(吳建瓊/文 張行健/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