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藝匯演、經典閱讀、茶話書香、非遺體驗、交流互動……連日來,潭城一場場或官方、或民間開展的新春文化活動,呈現“書香建陽”的建設成效,更是千年古邑的文化新韻。 “年味”,在文藝盛宴里 23日,小年至,在建陽區潭陽書舍·花海公益書吧前,一場文化大集熱鬧開市,吸引了許多市民、游客前來體驗。其中,就有當地的“網絡達人”李吟然。 “這段時間,文化活動特別多,希望通過我們手中的鏡頭,讓更多人了解建陽文化、美食。”李吟然告訴記者,這場活動他們團隊有五六個伙伴都到了現場,建本體驗、文創產品展示、文藝匯演等每個區域的情況,都會被制作成短視頻發布到相關平臺,以此聚集人氣,帶動消費,展示潭陽新氣象。 管樂合奏《春天的寄語》、舞龍《金蛇賀歲 福滿人間》、獨唱《閱讀有光》、朗誦《建陽前景是美好的》……“今天參與演出的,有來自建陽全區多個學校的學生。”承辦“大武夷·趣建陽”文化大集中文藝匯演的建陽區實驗小學黨總支書記李瑋介紹,為了這場充滿“年味”的文藝演出,大家都忙碌起來,舞蹈、朗誦、管樂合奏等,我們在豐富節目類型的同時,還關注到了地方特色的結合與融入。 “年味”,在書香浸潤時 在惠民公益書吧,大家跟著非遺傳承人體驗新春主題的剪紙;在花海公益書吧,大家手工扣紙,學習刷印建本雕版上的年畫與福字;借由呦呦書屋的平臺,一場充滿童真童趣的“村晚”增添了“年”的味道…… “書吧,不僅只有閱讀,而是要讓大家都參與進來,通過閱讀的平臺,帶動開展更豐富的文化活動,從而讓市民群眾的精神生活更加富足。”建陽區全民閱讀促進會志愿者部負責人詹玉娟說,這段時間迎來大量的返鄉人,特別是返鄉大學生,公益書吧也愈發熱鬧,大家分享閱讀,也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共建共享 自助互助 公益成長”的理念有了生動的體現。 臨近春節的這段時間,建陽區實驗小學的學生們有點忙,忙著義務寫春聯、送春聯。“建陽區實驗小學是全國書法教育示范校,開展學生義務寫春聯活動已經有20多年,從未間斷過。”李瑋表示,義務寫、送春聯,是增進學校、家庭、社會聯系互動的一種途徑,能讓學生在實踐中有獲得感、成就感。 “手寫的春聯意義不同,感覺年味更濃。”市民周萍在花海公益書吧前舉辦的文化大集上,領了一副學生剛剛書寫好的春聯,“每個字里都是滿滿的祝福,貼起來很有意義!” “年味”,在交流互動中 “希望潭陽青年,更好地講好潭陽故事”“希望建陽有更多適合年輕人的‘接地氣’文旅體驗項目”“精心修繕的考亭書院等文化古跡,是否可嘗試利用現代光影技術重現當年講學盛景”……50多名來自海南大學、鄭州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集美大學等高校的建陽籍大學生,因“吃茶話事·青近‘潭陽’”而相聚,他們積極融入各類的新春交流活動,分享在家鄉社會實踐的體悟,也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 “每次假期回來,最大的感受就是‘變化’,建陽真是越來越好了。”現就讀于哈爾濱理工大學的王雨軒說,每每拍照分享朋友圈,總會有同學夸贊建陽的風景。他希望,當地在文旅宣介和產業發展上,能進一步豐富文旅消費項目和產品,將家鄉特色與當下流行的飲品、動漫、游戲等 IP 聯名聯動,以此打造更多能“出圈”的體驗和“打卡”的項目。 “年味”,怎么少得了美食年貨?漳墩小白茶、小湖水仙茶、麻沙淮山、書坊吊瓜子、溪源麥芽糖……都在各類的年貨大集上展示、流通。“參加展示展銷活動,賣東西是其一,更重要是交流經驗,看看怎么把當地的農特產品的產業做大做好。”接連參加了多場活動的建陽區漳墩老區畬鄉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泉弟表示。 春節將至,人聚而興。參加一場文藝盛宴,走進一間公益書吧,融入一次交流互動……在千年古邑建陽,你能收獲一番別有風味的“年”。(吳建瓊 姜法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