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日,建陽區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我區2024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區委書記謝啟龍主持并講話。區委副書記、區長王沖作具體部署。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鄭立新、區政協主席方丹青出席。 會議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導性,為我們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經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2025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全區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領會,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上來,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考察的重要指示精神結合起來,立足建陽實際,抓好貫徹落實,以實際成效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會議指出,2024年,全區上下攻堅克難,一手抓穩定經濟基本盤,一手抓發展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發展態勢穩定向好、發展支撐持續增強、發展優勢更為彰顯、發展動力不斷迸發、發展成果惠及民生、發展氛圍更加濃厚。同時,要清醒認識到,建陽發展還存在許多短板。全區各級各部門要全面認清形勢,牢牢把握2025年經濟工作的總要求和預期目標,正視困難、堅定信心,凝心聚力、狠抓落實,不斷開創綠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會議強調,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實施“十五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將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縱深的關鍵之年。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緊扣區委七次全會“6+1”目標任務,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加快推動新時代現代化“美好建陽”建設,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作出建陽貢獻。全區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堅定信心決心,在各自崗位上扎實履職盡責、真抓實干,推動我區各項事業發展取得新成效、再上新臺階,奮力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 會議強調,要聚焦重點發力,扎實做好2025年經濟工作。一要以更大力度促進消費、更實舉措擴大有效投資。綜合施策挖掘消費潛力,銜接落實好省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大力開展“迎賓客引人流、促消費促發展”活動,全面融入“大武夷文化旅游圈”。全力以赴擴大有效投資,抓好項目精準儲備,加強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加大民間投資項目推介力度,鞏固項目滾動接續勢頭。力爭揚帆出海擴大外貿,持續發揮重點產業鏈外向優勢,引導企業積極布局海外市場。二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著力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抓好高質量科技供給,聚力打造高能級科創平臺、壯大高質量創新型企業群體、推進高效率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強化高素質人才驅動、優化高水平科技金融服務,做實做深與大院大所合作。抓實現代化產業體系這個載體,聚焦我區的“五個一”產業,實施產業鏈群提升行動,深化新一輪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爭創省級開發區,加快打造醫衛產業創新研發平臺,爭創國家級竹產業工業設計研究院。三要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持續推動標志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扎實做好5項國家級、11項省級、11項市級改革試點工作,繼續謀劃一批符合建陽實際的自選改革動作。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嚴格落實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標準指引和工作部署,常態化開展妨礙公平競爭政策措施清理,用活用好綠色產業創新平臺和“企呼我應”平臺,優化“企業家下午茶”機制,吸引更多龍頭企業、優質項目、高端人才集聚建陽。打造對臺合作的品牌,推動高端纖維、衛材產業、竹木加工等優勢產業合作,把朱子理學文化為代表的閩北優秀傳統文化作為重要的海峽兩岸交流平臺,打造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品牌,持續深化鄉建鄉創。四要深化學習新時代“千萬工程”,繪就城鄉融合發展新圖景。推動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圍繞“建陽—武夷”新南平核心定位,加快與武夷新區、武夷山市產業聯動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深化拓展“城市體檢”,加快城市有機更新,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扎實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全力推進種業振興,發揮小白茶、水仙茶發源地優勢,大力培育主導產業、優勢產業、潛力產業和鄉愁產業,發展“后備箱”經濟。探索形成共同富裕實踐路徑,推動科特派服務向一二三產聯動發展和鄉村振興各領域拓展,加大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打造我區的共富試點。五要發揮“千年古縣”優勢,更加注重激發文化發展的生機活力。做好系統保護,加強紅色文化保護。做好傳承弘揚,深度挖掘朱子、宋慈、建本、建盞“四大名片”潛力,持續打造“書院文化”品牌,深化“書香建陽”建設。做好活化利用,做足“百業+文旅”文章,推動景區景點串聯、旅游線路關聯、旅游市場并聯,提升運營質效。六要以更高標準建設生態強區,著力統籌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大力推進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鞏固拓展提升“四個全域”目標,抓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大力推進生態保護和修復,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以重大項目為牽引系統修復生態。要大力推進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力爭在林、竹、絲、茶等優勢生態產品上率先取得突破。七要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和牢牢守住安全底線,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加力穩就業促增收,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實施大規模技能提升培訓行動,提升公共就業服務三大平臺信息化水平,精準對接重點人群就業。持續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統籌謀劃新一年的為民辦實事項目,加大對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重點領域支持力度。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發揮“綜治四個一”在鄉村治理中的核心作用,推廣“解鎖群眾微心愿”“講習班”“吃茶話事”等機制。切實維護社會安定穩定,深化公共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會議要求,要聚力穩增長促發展。盡快出臺2025年一季度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實現“開門穩”的若干措施,常態化做好“迎賓客引人流、促消費促發展”活動,加力推動全域房票運用,深入實施避險防災安居工程,發揮“共有產權房”等政策疊加效應,做好省文旅經濟發展大會籌備工作、辦好配套活動,深入謀劃一批重點項目,加快推動國債、專項債項目落地,強化“一把手”招商,深入實施“優質資源+專家優秀成果+提供優越環境”招商模式,最大限度爭取并釋放政策紅利,梳理盤活低效土地資源。要聚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進一步加快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持續鞏固“一縷絲”“一滴油”產業領先優勢,抓好省級以上企業科創平臺創建,深化與大院大所合作,引入一批科技成果,建立重點技術“揭榜掛帥”“賽馬”等攻關機制,培育和引進更多重點產業急需緊缺人才。要聚力全面深化改革。持續鞏固具有建陽特色的改革成果,堅持為民導向、問題導向、系統導向,持續推出新的改革策略,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要聚力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主動融入新南平建設,做好要素保障,穩妥化解留置地問題,持續推進城市宜居品質提升和污水攻堅治理,深化開展“到建陽去、助鄉村興”活動,大力推廣“鄉村資源流轉貸”“整村振興貸”等金融產品。要聚力增進民生福祉。推動城鎮新增就業超2000人,落實好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省級督導評估和“兩項督導”市級核查,加快機關幼兒園景龍校區、潭山實驗學校等項目建設,做實“4+N”全民健康網格化服務,加速市區醫療資源整合,持續深化“幸福里”、長者食堂等養老改革措施,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積極化解基層社會矛盾,兜牢基層“三保”底線。 會議要求,要狠抓任務落實,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要增強政治意識,全區各級領導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大局觀念,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加強預期管理,積極回應輿論關切,塑造積極的社會預期。要提高能力本領,全區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各級各部門“一把手”,要立足自身發展基礎、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各展所長,善于運用改革的精神和創新的辦法,創造性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和區委各項決策部署。要錘煉實干作風,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作風,持續開展“深學廖俊波 三爭做表率”活動,發揚“背著石頭上山”“能在現場就不在會場”的理念,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真正把注意力集中到抓產業、促發展上來。要統籌協調抓好歲末年初各項工作,兜牢民生底線,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等工作,抓細抓實社會穩定工作。(莊妍 關鋒 張少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