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福建省委改革辦發布全省深化拓展“三爭”行動典型案例,順昌縣打造“數智楓橋”解紛協同鏈平臺,探索社會治理新模式案例成功入選。 順昌縣作為福建省第五輪第一批平安縣,不斷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提升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水平,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與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糾紛解決智能化研究中心、北京數智楓橋研究院合作,率先推出“數智楓橋”解紛協同鏈平臺,通過構建“源頭管控+過程監管+分類化解+治理規范”的“一站式、數智化、全流程”矛盾糾紛綜合治理體系,推動矛盾糾紛源頭智治和類型化糾紛協同治理深度融合,為縣域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順昌樣板”。 搭建平臺,強化保障,實現“一站式解紛” 順昌縣建設了數智解紛協同中心,作為“數智楓橋”解紛協同鏈平臺實戰化運作基地,設有等候區、受理區、遠程視頻接訪區、調解室等區域,為群眾提供接訪、法律解讀、案例參考等服務。 2024年春節前夕,順昌某樓盤建設工程承包方拖欠550余名工人工資670余萬元。無奈之下,30余名工人代表前往順昌縣政府尋求幫助。順昌縣政府通過“數智楓橋”解紛協同鏈平臺發布預警信息,召集法院、住建局、人社局等單位開展專項協調會3次,全面梳理本案法律關系,核查工資保證金撥付情況。 鑒于業主方及總承包方隸屬同一樓盤開發公司,為最大限度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維護企業聲譽,確保工程后續建設順利推進,順昌法院明確“源頭預防、節前到賬”調解目標,運用數智解紛協同中心,整合全縣調解資源力量,為糾紛調解提供全流程法律咨詢服務,多維度進行釋法說理,引導各方當事人明晰權利義務,形成合理協商,最終促進調解協議達成。 為降低異地農民工維權成本,調解協議簽訂后,通過“矛盾糾紛源頭掌控+風險預測預警+分類分流化解+治理水平評價”源頭治理閉環模式,順昌法院立即啟動欠薪案件調立審執“一件事”機制,調解當天即完成立案、司法確認,并轉入執行程序,確認案款發放金額及賬戶。5天內,672萬元工資款全數打入涉案項目農民工專用賬戶。 “感謝政府保障了我們的權益,這下可以安心回家過年了!”欠款到賬后,工人們心中的石頭終于落地了。 建立端口,數據整合,實現“數智化服務” 順昌縣與北京數智楓橋研究院開展合作,打造源頭糾紛預防小程序“順心楓橋”百姓端口,運用數智化手段追蹤和記錄糾紛信息,收集各方參與者的意見和反饋,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實現數智賦能糾紛化解。 “不打官司就能解決糾紛,還能節省訴訟費用,‘順心楓橋’小程序真是幫了我大忙。”一起事故糾紛案當事人陳先生感謝地說。原來,2024年7月,當事人陳先生在順昌縣某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廠房內工作時,因操作不當,導致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被鋸子鋸斷,雙方因賠償問題引發糾紛。無奈之下,陳先生便向“順心楓橋”小程序發送求助信息,平臺治理專員在收到訴求后,立即介入糾紛,了解矛盾的背景和原因,經過調解,該公司一次性賠償給陳先生康復治療費用20萬元整。 這是順昌縣開通“順心楓橋”小程序群眾端口以來,為群眾調解的眾多糾紛中的一個,也是運用數智化“溯源碼”手段追蹤和記錄糾紛信息,收集各方參與者的意見和反饋,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實現數智賦能糾紛化解的一個縮影。得益于構建“一總七分”矛盾糾紛全息駕駛艙(1個數智楓橋綜合駕駛艙和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信訪局、生態聯合執法中心、鄉鎮街道7個分駕駛艙),通過科學預測預警糾紛,為工作決策提供客觀數據支持,將矛盾快速化解。 在化解糾紛的同時,順昌縣還建立健全源頭治理指數評價體系,對基層源頭治理的過程性(糾紛處理響應率)、結果性(糾紛化解成功率)、效果性(基層治理成效)三項重點指標進行系統性考評,分層分類建立考核系數,壓實屬地鄉鎮(街道)、行政主管部門的源頭治理責任,有效提升治理能力精準性和高效性,大大增強群眾對政府的信任感和滿意度。 構建模型,源頭治理,實現“全流程平安” 近期,埔上鎮平安指導員蘇澤華、陳璐婷在連坑村走訪入戶過程中發現,村民陳某因鄰居散養家禽、導致自家秧苗受損的問題發生爭吵,他們熟練地在現場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耐心釋法、理性調解,成功化解了矛盾糾紛,有效維護了和諧穩定。 “在‘數智楓橋解紛協同平臺’上外鏈的中國裁判文書網中的許多案例,為我們基層矛盾調解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埔上鎮平安指導員蘇澤華說。 該平臺通過大數據算法搭建數據共享與糾紛預測預防分析模型,整合各類矛盾糾紛數據,對歷史數據的分析和未來趨勢的預測,幫助相關職能部門及時采取預防措施(預測預警、AI智能生成普法建議等)。其中,每個糾紛或者合同生成以后會生成一個獨特的“溯源碼”,群眾及有關人員通過掃碼可查看調解進程,從而提高糾紛解決的效率和公正性。溯源碼也會隨著交易和糾紛的發展軌跡一直向后延伸,記錄下投訴、報警、信訪、調解等環節的信息。每個糾紛都會形成一個跨程序、跨部門的全周期電子案卷,實現糾紛在多渠道化解中的公開高效、信息互通。 聚焦群眾關切,不斷破解基層社會治理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是順昌縣深化“楓橋經驗”實踐的常態。為城市安上“智慧大腦”,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民主法治、安全環境等方面的需求。 順昌縣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張興盛表示,通過創新構建“矛盾糾紛源頭掌控+風險預測預警+分類分流化解+治理水平評價”源頭治理閉環模式,以數字化手段,連通社會主體、行業監管部門、糾紛化解組織、司法部門等力量,串聯糾紛預防化解前中后端,逐步形成了“交易監管在先、多元解紛為主、司法訴訟殿后”的多元主體參與城市治理新格局。 2024年運行以來,“數智楓橋解紛協同平臺”總注冊人數3918人次,解答群眾法律咨詢320余次,共調解矛盾糾紛894起,調解成功806起,調解成功率達90.16%。(朱城鋮 謝蛟 鄭博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