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南平市建陽區的周厝名苑小區,這里的居民與商戶紛紛點贊“共享煙囪”的巧妙設計。 只見一樓處,商戶自有抽油煙機與凈化設備接入共享煙道,既節省舊機拆除與重置成本,又延長設備壽命。自動調頻分機依據油煙狀況自動開關、變頻運行,科技感十足。更貼心的是,考慮到經營主體可能變動,還預留了“共享接口”。登上樓頂,大型油煙凈化設備被防水、隔音、隔震材料層層包裹,細節之處盡顯用心。 建陽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隊站前中隊中隊長李遠春表示,周厝名苑小區建設年代早,未規劃集中排煙管道,一樓19家餐飲店鋪讓公共走道淪為油煙排放的“重災區”,周邊居民苦不堪言。 為此,建陽區率先在省內探索出老舊小區餐飲油煙治理新招。通過“政府出資,街道管理,商戶參與”的創新模式,“共享煙囪”拔地而起。各商戶油煙統一收納、集中凈化、高空排放,讓困擾居民多年的油煙污染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早在今年4月接到群眾反映之前,建陽區生態環境、城市管理等部門便已踏上探索之路。從降噪減震到消除居民對輻射的疑慮,從調整起重機器點位到后期油污清理,一次次碰頭“模擬困難”……將資金、溝通、協調、運維等難題逐一剖析,并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群眾訴求。在多次交替進行的碰頭會與座談會中,“共享煙囪”的設計草圖逐漸明晰。 開工前,城管部門、街道辦等嚴格依據法律對業主專有權、共有權的相關規定,挨家挨戶走訪,協調空調外機調整、廣告牌拆除、外立面施工等問題。在幾十戶居民的互諒互讓中,“共享煙囪”順利建成。商戶們也笑逐顏開:“大家都說政府非常支持我們餐飲業,沒有人再投訴,生意更好做了!” 作者:王玥明 張高鷺 黃慧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