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誦讀經典,文化健身,厚德博學,自強不息,孝成大德,雅鑄完美。橋南小學朱子詩詞韻律操現在開始!”11月27日9時,隨著悅耳的音樂聲響起,建陽區橋南小學各年段的孩子們邊背誦古詩,邊跟著音樂的節拍跳動了起來。 整齊劃一的動作,一張張掛著笑容的小臉,瞬間將活力拉滿,操場上洋溢著滿滿的青春和朝氣。 學校自創自編的“古詩韻律操”,讓孩子們在體育鍛煉的同時學習古詩,這是橋南小學以“十個一”為抓手,創新詩詞教育方式方法,打造詩詞特色學校的生動體現。 泱泱華夏文明,璀璨奪目;中華詩詞歌賦,熠熠生輝。橋南小學是南平市詩詞進校園示范校,“與詩同行”特色課程是學校的辦學特色之一。 走進橋南小學的校園,一步一詩,一眼一詩,一種古詩詞、文字之美躍入眼簾,為學生們營造了濃厚的詩詞文化氛圍,更在潛移默化中熏陶著學生們的情操,潤澤學生的心靈。 橋南小學與詩詞的緣分得從12年前說起。 “2012年春,學校先是舉辦‘學寫詩’興趣班,得到了同學們的喜歡。隨后在市、區楹聯協會的支持下,開設了閩北首家校園詩社‘小詩人之家’,學校的詩詞文化日益濃厚。”橋南小學語文教研組組長、已在校任教25年的沈麗霞老師回憶說。 從舉辦“學寫詩”興趣班,到成立“小詩人之家”,再到打造詩詞特色學校,十余年來,橋南小學一路探索前行,將詩詞教育由“學校特色”變成“特色學校”。 “詩詞是中華文化之瑰寶,詩以言志,詞能寄情,詩詞不僅激發著人們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自然的情感,并在養性育人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橋南小學校長黃勇說,近年來,橋南小學按照市、區教育局“一校一品一特色”的辦學要求,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深入挖掘詩詞特色學校的內涵,總結提煉出“十個一”,即一面墻、一本書、一套操、一堂課、一曲歌舞、一幅字畫、一本校刊、一個課間、一個賽臺、一場活動,打造“與詩同行”特色課程,讓詩詞文化滲透進校園的每個角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感染和熏陶,達到入眼、入腦、入心的效果。 “以‘一套操’為例,學校語文、音樂、體育教研組共同編排了詩詞韻律操,一套操背誦36首詩詞,每年都會對韻律操的內容進行更新。這樣算來,在六年潛移默化中,每個學生就能牢記216首詩詞,有效增加孩子們的詩詞儲備量。”黃勇說,通過“十個一”的落實,每個孩子的詩詞儲備量在小學階段就會達到500-1000首。 隨著學校學生詩詞量的增多和受益學生面的擴大,2019年起,橋南小學以“詩傳古韻·詞潤芳華”為主題,連續舉辦了六屆全校詩詞大賽,通過賽場上豐富多樣的題型、古風古韻的詩詞書畫演繹、精彩紛呈的詩詞互動,讓學生們在比賽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繼承優秀詩詞經典,激發師生讀書、積累詩詞的熱情。 “我特別喜歡古詩詞,連續參加了四屆詩詞大賽。今年的第六屆比賽,我們組拿到了冠軍,特別開心。”六年(2)班學生李天杰笑著說,平時他最大的娛樂就是與同學或父母一起玩“飛花令”。“我喜歡蘇軾的《定風波》,也很喜歡毛主席的《卜算子·詠梅》,每次我遇到困難時,就會背誦這些詩句,讓我有信心去面對困難,戰勝困難。” 與李天杰同組的二年(1)班學生劉哲恩第一次參賽就拿到了冠軍,使他對古詩詞的興趣更大了。他略顯靦腆地說:“我喜歡背古詩,明年我還想參加比賽。” 為了檢驗特色教學的效果,橋南小學還對歷屆詩詞大賽優秀選手畢業后的學習情況進行跟蹤研究。發現學校的詩詞教學對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品質等方面都有著正向增益的效果,大部分學生升入更高一級的學校之后,均能保持較好的學習成績。 2023年,第八屆“詩詞詠流傳”青少年國學盛典全國總決選在北京舉行,橋南小學受邀參加,五名參賽學生獲得了各年級組一等獎;同年,學校學生鄺之璟被《中國詩詞大會》邀請,經過線上選拔,成功入選中國詩詞大會百人團。 “我們的詩詞教育,就是要培育孩子們的詩心,讓每一個生命詩意綻放,青春飛揚,讓每個孩子都享有詩意的校園生活,追求美好人生!”在黃勇看來,一顆美好的詩心能夠讓孩子們感受到自然之美,體會到生活之趣,享受到人生之樂。“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十個一’項目,做優‘與詩同行’特色課程,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 作者:盧國華 通訊員 張高鷺 文/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