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記者走進福建省莊禾竹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只見自動化生產線上,工人正在操作新投入使用的行程與壓力混合數字化控制系統,精準控制著竹條組坯熱壓成型工序。 莊禾竹業是一家專業從事戶外景觀竹材產品設計、生產及銷售的科技型企業。企業注重以科技創新賦能綠色發展,通過研發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設備,降低生產成本,推動竹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為了進一步降本增效,去年底,莊禾竹業將技術升級需求上傳至南平市綠色產業創新服務平臺后,平臺對接專家庫,莊禾竹業與來自福州大學的專家精準匹配,雙方碰撞需求,一拍即合,校企雙方聯合攻關“集成竹地板制造的熱處理智能自動化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發項目”。“當前新技術已成功運用到企業生產中,我們的產品良品率達到98%左右,項目實施期間,企業已累計新增產值300萬元。”福建省莊禾竹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詹麗君興奮地說。 群山聳翠水長流,發展畫卷日日新。生態南平孕育著綠色產業發展的蓬勃生機,然而,由于缺乏大數據等要素的支持,綠色產業家底不清、產業斷點堵點難掌握、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亟須破解。基于此,南平市綠色產業創新服務平臺(以下簡稱“綠創平臺”)應運而生。 緊扣建設全國綠色發展示范區目標,聚焦“五個一”生態優勢產業和“3+4+5”重點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2023年,南平市依托浙江大學潘云鶴院士團隊,以國家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成果OpenKS算法技術為支撐,率先打造全國首個市縣級產業創新服務平臺。福建省莊禾竹業有限公司正是綠創平臺的受益者之一。 “我們將OpenKS技術與產業數據相結合,構建了產業鏈‘強補固拓’分析、靶向企業推薦等一系列模型算法,從產業、技術、人才、資金等維度,構建南平優勢產業數據庫,繪制重點產業創新鏈圖譜,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入查找產業技術堵點,實現前沿技術新突破,為產業提供人才、技術、資金等一站式精準服務方案。”南平市綠色產業創新服務中心運營團隊負責人張容城介紹。 數字賦能,綠色發展有“智”更有“質”。圍繞“四鏈融合”,綠創平臺以大數據賦能,通過深入開展全面體檢,摸清產業鏈,精準為產業開展“把脈問診”,并圍繞重點產業鏈的創新需求,通過專利技術分析模型,為企業提供關鍵技術咨詢。為了進一步強化技術人才對接,綠創平臺積極導入人才鏈,匯集產業研發人才資源,為企業精準匹配相關前沿技術專家,構筑起產業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此外,為了破解企業融資難題,補齊資金鏈短板,綠創平臺還與相關銀行合作,推動以“技術流”為貸款標準的科技貸產品,開展科技信貸服務,為科技企業提供長期、穩定、低息的信貸資金支持。通過摸清產業鏈、嫁接創新鏈、導入人才鏈、融合資金鏈等服務,綠創平臺不斷培育綠色產業發展的新質生產力。 如今,綠創平臺已匯聚全市8個主導產業相關數據5億多條,梳理出本地企業4535家、行業關鍵技術101項、人才1225人,布局產業鏈節點308個,與33家研究院所和金融機構達成合作。 眼下,南平正以推動“四鏈”深度融合聚力,不斷為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湯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