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日,延平區工業信息化和商務局傳來好消息,福建省全面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領導小組辦公室于日前推出2024年第一批民營經濟發展典型案例,《南平市延平區聚“鏈”成群 以“電”向新全力打造小電池產業百億集群》入選,獲全省推廣。 延平區有良好的電池產業發展基礎。其中,南孚電池是我國堿性鋅錳電池行業龍頭企業,其堿性電池占中國市場份額超過80%,產銷量位列亞洲第一。區內還有瑞晟科技、華孚電器、誠孚彩印、鑫東來科技等一批電池生產及配套企業。 電池產業作為延平區的傳統優勢產業,如何“推陳出新”,帶動一個新興產業集群? 近年來,延平區認真落實省、市部署要求,立足轄區工業基礎,與南平工業園區密切協作,將物聯網電池作為縣域重點產業鏈精心培育,依托市綠色產業創新服務平臺,深入開展“產業體檢”工作,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以龍頭企業南孚電池為“鏈主”,采取“專班式”推進、“鏈條式”招商和“組團式”合作,著力打造物聯網電池重點產業鏈,并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四鏈”融合,引領物聯網電池奔向“新藍海”,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位于延平區夏道鎮的南平時代(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小微電池智能制造項目總投資2.07億元,于2023年9月正式簽約落地延平,10月開工建設,半年多時間即實現試投產。 同樣投產的還有中晟新能源電池項目。該項目總投資2.08億元,5個月時間即實現談判、簽約、落地、投產,標志著延平區在主攻小電池重點產業鏈上取得新突破。 南平時代和中晟的負責人一致表示,延平原有的電池產業發展基礎、品牌集聚效應以及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項目落地的重要因素。 “今年以來,延平以中晟投產為契機,邀請正負極材料生產和電池行業成套設備供應商,進行專場招商推介,致力形成‘鏈主企業—產業鏈成長型企業—產業集群’的發展方向。”延平區工業信息化和商務局局長虞發鋒說,為了吸引優質物聯網電池企業落地,延平還積極搭建物聯網電池產業平臺。“南平工業園區內規劃建設物聯網電池產業園面積約500畝,配有標準廠房、綜合大樓、公共研發平臺和產品展示中心等基礎設施。目前,產業園一期3萬平方米和二期1.25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已交付使用。” 與此同時,延平區還成立3億元規模的產業基金,采用“輕資產模式”等優惠政策形成招引企業“強磁場”;圍繞企業從籌建到項目落地全生命周期,制定“重點企業服務一卡通”;打造“技改+智改”體系,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科技創新環境,進一步激發物聯網電池企業創新創造活力。 得益于政策扶持、服務支持和平臺加持,更多物聯網電池產業項目加速落地。截至目前,延平區共培育物聯網電池上下游企業11家、年產值達35億元,今年落地建設的兩家企業全面達產后,將帶動全產業鏈產值增長40%。 不僅如此,南孚電池和華孚電器兩家企業已成為國家級和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其中,南孚電池還獲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福建省高效能電池重點實驗室;華孚電器獲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產品突破國外“卡脖子”技術,連續15年產銷量在全國同行業中排名前列,國內市場占有率達54%。鑫東來科技生產的堿性電池導電劑出口,實現我國該項產品出口“零的突破”。(盧國華 衛金平 游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