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段時間,位于南平工業園區的國家碳計量中心(福建),陸續吸引了廣東、山西、福建等地的黨政領導、企業代表參訪。 一個中心,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國家碳計量中心(福建)常務副主任鄭明月道出其中奧秘:“作為全國四個碳計量中心之一,我們始終致力于加強碳計量相關技術研究、路徑探索和制度建設,并以‘政產學研用’新模式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轉化。”今年10月中旬,由中心研發的二氧化碳通量探測激光雷達裝備,已在福州羅源灣開發區的寶鋼德盛不銹鋼有限公司應用,邁出了科創成果市場應用的重要一步。 南平地處閩江源頭,是福建的生態屏障,是“雙世遺”和國家公園所在地。長期以來,全市立足資源稟賦,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特別是近年來,南平積極落實“雙碳”行動,著力下好“雙碳”先手棋,一批典型成果頗受矚目: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林業碳匯試點市,首創“森林生態銀行”,順昌法院“碳執行”案例入選最高法院典型案例,“碳匯+”、“碳能智聯”服務試點、綠色金融等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2023年3月,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碳排放監測數據質量控制關鍵測量技術及標準研究”項目正式啟動并落地南平,同年8月,國家碳計量中心(福建)正式獲批,12月,國家碳計量中心(福建)在南平揭牌,國家碳計量中心(福建)學術委員會組建成立。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碳計量中心的落地,為南平創新探索‘雙碳’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資源支撐?!编嵜髟卤硎荆瑥摹疤肌睒藴视嬃矿w系構建,到“碳”產業化項目落地,再到“碳”人才培養與儲備,南平已全力奔跑在“碳”的賽道上。 眼下,南平還依托國家碳計量中心(福建)落地優勢,聚焦把握綠色低碳新的歷史發展機遇,已組建了相關專業團隊,通過在電解鋁行業內開展碳排放監測計量體系平臺建設,積極推動竹、茶等產品碳足跡計量方法學技術規范,合作開展二氧化碳標準氣體產業化項目、“零碳站房”改造提升項目,有序推進《碳排放管理員培訓教程》編審及后續相關培訓服務,深度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綠水逶迤,青山萬重。“12月上旬,2024中國鋼鐵工業綠色發展大會將在國碳中心召開。在大會上,我們將發布《中國鋼鐵工業碳效研究報告》。”鄭明月表示,研究報告的發布將為鋼鐵工業行業企業低碳轉型提供案例示范,從而更好地引領鋼鐵工業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有效助力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吳建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