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區是一座城市的肌理與脈絡,也是基層治理的前沿和窗口,街區煙火氣如何兼顧居民生活?在今年的“點題整治”餐飲油煙擾民問題中,建陽區生態環境部門和城市管理部門雙牽頭,在崇泰街道一沿街小區安裝“共享煙囪”,將沿街商鋪的油煙“統一納管”,切實解決了困擾居民多年的“老大難”問題。 在崇泰街道周厝名苑,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工作人員協同環衛部門一道,對因長期排放油煙造成油污板結的路面進行清洗。至此,整條小巷的油煙擾民問題基本解決。 =建陽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隊站前中隊中隊長李遠春:“原來整個巷道被油污污染,人走路都會黏鞋底。我們現在對被投訴的油煙管道已經進行整改。現階段對常年累積下來的油污進行徹底的清洗,不給問題留尾巴。” 李遠春所說的會黏鞋底的巷道是周厝名苑小區的一段公共走道,由于建設年代較早,這個小區沒有布設集中排煙管道。隨著城市的發展,這個沿街而建的居民區一樓聚集起了19家餐飲店鋪,小區的公共走道成了后廚的直排煙囪。周邊的幾十戶居民飽受油煙困擾,長期無法開窗。 周邊居民:“我住在樓上,早上起來空氣里都跟起霧一樣,全天都要關緊門窗。” 油煙整治涉及多個部門,多方力量“擰成一股繩”才能有效解決。今年以來,建陽區生態環境部門和城市管理部門雙牽頭,督促安裝油煙凈化機,但因為沒有公共煙道,凈化效果不佳。在實地走訪,與商戶交流后,相關部門和街道決定在沿餐飲商鋪二樓外墻面統一建設安裝“共享煙囪”,將沿街商鋪的油煙“統一納管”,實現了油煙統一處理與高空排放,解決了長期困擾居民的“老大難”問題。 南平市建陽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危用龍:“由政府出資,街道管理,商戶參與的模式制作一個集中油煙收集管道,從高空排放。” 既不能擾民,也要留住“煙火氣”。考慮到未來可能的經營主體變更,“共享煙囪”在每間商鋪預留了“共享接口”,以便靈活調整,做到“隨時共享”。 周邊居民:“以前煙很大,現在沒有什么煙了。” 商戶:“大家都非常滿意,都說政府非常支持我們餐飲業,現在沒人投訴了,我們做生意也好得多了。”(寧宇 黃巍 敖廣文 朱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