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至11月3日,第十五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海峽兩岸文博會)在廈門舉行。建陽區精心組織18家文化企業參展,涵蓋建盞、建本、茶葉,充分展現建陽深厚文化底蘊。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彥,省委宣傳部、省文旅廳相關處室領導等到展區參觀指導。 本屆海峽兩岸文博會繼續秉持“一脈傳承·創意未來”主題,突出文緣相承,著力推動兩岸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更深層次拓展。南平館以走進大武夷為主題,分茶盞文化空間和南平文旅精品展示空間,通過展覽、表演、互動等“沉浸式”體驗,展現南平市非遺文化共生共榮的魅力。 在以建盞文化展示及茶盞體驗為主的茶盞文化空間,宋式點茶表演、LED大屏上投放的精美建盞宣傳片以及展陳的16名建盞匠人當代工藝品,吸引了各地客商駐足,了解建陽區的建盞文化。 建窯建盞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張同良:“今天整體的效果很好,比如我們臺灣同胞,還有一些各地來的盞友,他們都有過來跟我們交流,我們都有相互學習,這次人流量也不錯。相信以后會越來越好。” 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建盞匠人們研發出種類繁多的釉面和器型,極大地豐富了建窯建盞的藝術風格和文化內涵,讓千年瓷窯煥發新機。 建窯建盞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學有:“我們每年都會出一些新的文創作品出來,像這個叫起源,用黃河的元素創作的,漆盞兩個工藝的結合。建盞和漆的結合可以做很多的文創作品出來,讓更多人喜歡。” 建盞微觀體驗、融入建盞建本元素的文創產品展示……新奇有趣的建陽非遺文化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值得一提的是,來自我區的6名建盞匠人還在當代作品展陳中,別出心裁地融入了古詩詞,通過古今工藝對比,帶領客商鑒賞建盞六大經典釉面,體會燒制技藝之絕。 客商姚歡:“我是做茶禮跟文創伴手禮的,建盞的文化底蘊還是比較深厚的,未來的話也是會進一步的做一個了解。期待有進一步的合作。” 廈門文博會期間,336平方米的南平館茶香縈繞。來自我區的2家茶企還把建陽茶葉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制作的漳墩貢眉白茶、黃坑小種紅茶帶到了現場,體會“把盞吃茶話千年”的意趣。 來自臺灣的參展商李國平,是中華點茶文化藝術推廣協會的會長,展會期間他和會員們專程來到南平館,了解因茶而生的建盞文化,并進行點茶文化的切磋交流。 中華點茶文化藝術推廣協會會長李國平:“今天很高興從臺灣帶著我們協會的會員,以宋代點茶來作為我們非遺的一個交流,我們希望更多茶藝師能把推廣點茶文化與當地建盞有所結合,推動兩岸的文化交流。我們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人喜歡點茶文化。” 文博會上,建陽區的非遺項目“建本雕版印刷技藝”,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綜合展示空間亮相,游客們親身參與制作,深度感受建本文化魅力。(江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