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網10月30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 通訊員 張鈐 廖玥)今年第21號臺風“康妮”快速增強,已于今天(10月30日)早晨加強為超強臺風。作為秋臺風,“姍姍來遲”的“康妮”路徑多變,實力不容小覷。“康妮”目前呈現怎樣的結構特點?未來走向和強度有何變化?會給福建帶來怎樣的風雨影響?秋臺風有著什么樣的特點?記者采訪了福建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賴巧珍,多方位解讀此輪臺風天氣過程。 賴巧珍介紹,從衛星云圖來看,“康妮”體型龐大,結構對稱,臺風眼清晰,極其“肥碩”的核心云團正以每小時15-20公里左右的速度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預計“康妮”將于31日中午前后在臺灣島東部沿海登陸,爾后穿過臺灣島向閩浙沿海靠近。 臺風登陸臺灣島后,路徑走向將如何變化?賴巧珍表示,受高空槽東移靠近和副熱帶高壓東退的影響,引導氣流偏北分量加大,臺風將逐漸轉向東北方向移動。但由于高空槽移動、副熱帶高壓減弱東退進程以及冷空氣影響程度的預報均具有不確定性,且臺風登陸穿過臺灣島后,其強度和結構都將受到嚴重破壞,導致臺風后期路徑還存在變數,不排除登陸閩浙沿海的可能性。 為何“康妮”前期移動緩慢,后期明顯加速前進?賴巧珍解釋,臺風移動速度主要受環境引導氣流和臺風自身強度、結構等因素影響。當臺風生成初期或者引導氣流比較弱時,臺風的移速主要和臺風強度有關,臺風越強,移速越慢。從路徑預報圖上看,“康妮”前期發展階段正忙于“長身體”,蹣跚地學走路,但當臺風“康妮”發展到較強強度時,自身內力形成并逐漸增強,且更靠近副熱帶高壓,引導氣流加強,使其“健步如飛”。到了后期,臺風穿過臺灣島,強度明顯減弱,在副熱帶高壓和高空槽的疊加效應下,引導氣流仍繼續加強,臺風繼續保持高速運行。 “康妮”何以實現短期內快速增強,后期強度將如何變化?前期“康妮”所處的海域海表溫度較高,上空環境風垂直切變小,有利環境令其飛速地完成24小時強度三級跳,登陸后,受臺灣島地形摩擦及增大的垂直風切變影響,臺風強度將逐漸減弱。 臺風將給福建帶來怎樣的風雨影響?受臺風“康妮”影響,福建將迎來大風和強降水。30日夜間至11月1日,福建沿海海區和漁場最大風力可達10~12級、陣風12~14級;陸上大風預計沿海地區部分縣市陣風可達8~10級。臺風帶來的強降水時段集中在31日至11月1日,中北部沿海地區有暴雨到大暴雨。 秋臺風指出生于9月至11月的臺風。秋臺風有何特點?賴巧珍介紹,秋臺風更傾向于生成在西北太平洋較低緯度的洋面上,那里的海溫較近海海溫和高緯度海溫更高,能量充足,該海域距離陸地遠,臺風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來“長身體”,往往能夠長成結構對稱,臺風眼清晰的臺風,因此,秋臺風發展為超強臺風的比例更高。也正是由于其生命史長,副熱帶高壓和冷空氣等影響因子變數大,臺風強度、路徑走向、風雨影響常常讓人捉摸不透。例如,讓秋臺風又愛又恨的冷空氣,它的參與會造成臺風風雨影響范圍更大、影響時間可能變長,但當冷空氣太強時,又不利于臺風的發展,進而影響臺風路徑的變化,增加預報難度。總而言之,秋臺風都不可小覷,需加強防范。 氣象專家提醒,此次臺風過程需特別防范海上大風及中北部沿海地區臺風暴雨的災害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