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看,在我們左邊的大石上有摩崖石刻。摩崖石刻是武夷山寶貴的文化遺產,一共有450多幅……”8日,在“雙世遺”武夷山,伴著清澈的溪流“嘩嘩”作響,游客們“泛舟九曲”,開啟了充滿期待的漂流旅程?!伴}北講習班·溪言習語”宣講隊隊員、竹筏工陳佳一邊撐著竹筏,一邊向游客介紹沿途的每一個景點和它們背后的故事。 從武夷山讓“綠色資產”成為群眾的“生態紅利”到如今武夷山人民的美好生活,90分鐘的時間里,陳佳既講武夷山的文化故事,也用風趣的語言講好生態文明的故事,還不時和游客互動交流。大家邊賞美景邊聽宣講,聽得津津有味。 “閩北講習班”,是南平在省委宣傳部的指導下,牢牢把握宣傳黨的創新理論的根本任務而創新的特色宣講品牌,目前已建立“1+10+N”(即1支市級宣講隊伍,10支縣級宣講隊伍,N支相對固定的鄉鎮宣講隊伍)的宣講隊伍和“1+2+X”(即聚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條主線,突出閩北優秀傳統文化和廖俊波同志的先進事跡兩個支點,緊盯群眾生產生活X方面的需求)的宣講模式。 理論講得透,入腦又入心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有力度,深化改革邁大步……”近日,在松溪縣溪東鄉,伴隨著陣陣悅耳的快板聲,“閩北講習班”——“‘學思想 我來講’——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活動”正式開講。 活動中,《強國有我》《引領青年價值,匯聚青春力量》《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節目輪番精彩上演,宣講員們在臺上深入淺出、聲情并茂的宣講,贏得臺下陣陣掌聲。 “今天的宣講活動內容豐富、形式活潑,讓我覺得很過癮,也很受啟發。作為青年干部,我們應該自覺挑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在學習中深化認識,在宣講中提升水平,在實干中展現風采。”講習班講習員何菁表示。 “宣講員這么一講,我們對全會精神理解得更深刻了。我們感受到了黨和國家時時刻刻想著咱們老百姓,心里覺得很暖?!辈痪们埃汀案P⌒ら}北講習班·政和板凳微宣講”進基層活動在外屯鄉湖屯村開展,村民聽后紛紛點贊。 活動現場,宣講員劉浩以《從“愁嶺”到稠嶺的華麗轉身——外屯鄉稠嶺綠色生態文明發展歷程》為題,為村民們講述了稠嶺村從“賣林木”到“賣生態”的故事。宣講員張盛超則圍繞經濟、民生等方面,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為在場的干部群眾全面解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能夠和鄉親們面對面交流,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傳達給他們,我覺得特別有意義。宣講過程中,鄉親們聽得認真,讓我真切感受到大家對黨的政策的關注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張盛超說。 …… 南平市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中,持續深化拓展“閩北講習班”特色宣講品牌,全力以赴推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閩北大地“聲”入人心、落地生根。 近年來,在宣傳闡釋黨的創新理論中,南平注重發揮“閩北講習班”作用,分級分層分類宣傳,創新形式統籌資源宣講,通過市級領導帶頭講、專家學者示范講、“百姓名嘴”生動講、“鄉土能人”用情講,以“線上+線下”“網上+網下”相結合的方式,把博大精深的理論細化為一個個群眾可知可感的小話題,把“高大上”的理論講鮮活、講深入、講透徹,讓黨的創新理論既入耳入腦又入心入魂,把新思想的種子播撒到群眾心坎里。 文化來“助力”,宣講有“魅力” 近日,順昌縣元坑鎮謨武文苑上演了一場“四榜”榜上人物講述個人創業奮斗經歷的宣講?;剜l創業的原鄉人陳紹華擔任宣講人,將“四榜”精神與自己的創業故事、奮斗精神相結合,為現場的學生和青年干部送上一堂生動的宣講課。 陳紹華是元坑鎮謨武村人,現為北京順昌企業商會會長,因其創業有成且心念家鄉、常做慈善,在外團結鄉親、互助善為,登上了謨武文苑“能人榜”。 “我出生在謨武,從小就對謨武文苑‘四榜’上的人很敬佩,現在自己‘榜上有名’,感覺到非常光榮?!标惤B華說,“也希望后起之秀能夠從‘四榜’中汲取力量,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人生目標。” “聽完宣講后,我對‘四榜’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前輩的創業故事令我印象深刻,我要向他們學習,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為家鄉作貢獻?!痹又兾湫W學生吳鑫淼說。 元坑鎮黨委宣傳委員賴少娟表示,“以‘榜上人講榜上事’的方式,讓孩子們和青年干部深入了解當地‘四榜’文化的由來和意義。未來,我們將持續深入挖掘‘四榜’的潛在價值,從中汲取鄉村振興的精神力量,牢牢把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的真諦,更好地傳承和發揚‘四榜’文化。” 近年來,南平在理論宣講中,注重以文化賦能提升理論宣講氣韻,把宣講黨創新理論同推動基層治理、產業發展、鄉風文明等結合起來,充分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蘊含的立場觀點方法,把弘揚紅色文化、朱子文化、茶文化、閩北優秀傳統文化等與宣講工作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南平市踐行新思想、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動實踐、感人事跡、鮮活素材、經典案例。 立足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注重激活優秀傳統文化資源,讓優秀文化資源更好走進基層,成為“閩北講習班”的特色實踐。目前,南平“閩北講習班”推出系列“文化+理論”“小而精”的講習課程,依托“故事+理論”“文藝+理論”“非遺+理論”等手段,充分挖掘用好群眾日用而不覺的民俗文化、村規民約、家風家訓、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三句半、三角戲、方言快板等特色形式演繹宣講內容,將理論微宣講與情景劇、合唱、舞蹈、詩朗誦等方式結合,創作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宣講作品,在豐富群眾精神生活中,不斷增強優秀傳統文化吸引力影響力感召力。 群眾來點題,鄉村好振興 “蜂場診斷要做什么?首先就是在巢門觀察蜜蜂出勤、守衛……”近日,松溪縣農業農村局、養蜂協會以“閩北講習班”為載體,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舉辦高素質農民培訓(省級資金)養蜂技術講習培訓班,請來福建農林大學蜂學與生物醫藥學院的蘇松坤、陳大福教授等專家為來自全縣的50余名蜂農提供培訓指導。 課堂上,授課老師采用“理論講解+實操演示”的方式,從蜜蜂抗病選育與育種技術、中蜂主要病蟲害的診斷與防治技術等方面向蜂農進行系統的授課。當天,還組織蜂農到養蜂基地開展現場教學,通過面對面指導、手把手示范,現場答疑解惑,幫助他們解決在養蜂過程中存在的疑難困惑。 “感謝老師為我們授課,我會根據講解,加強蜜蜂常見疾病的預防與控制,把蜂越養越好?!迸f縣鄉蜂農艾惠霖說。 “我們松溪縣自然條件優越,蜜源植物繁多,養蜂環境得天獨厚,目前,全縣共有150名蜜蜂養殖戶,年養蜂7750箱。我們將通過開展‘閩北講習班’培訓,為蜂農帶來先進理念和技術方法,提升蜂農養蜂技術水平,將‘小蜜蜂’做成‘大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笨h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今年6月,閩北遭遇歷史罕見的極端暴雨,建陽區崇泰街道彭墩村的農田不同程度受淹,暴雨過后作物的傷口多,水稻易感染白葉枯病和紋枯病等病蟲害。彭墩村黨支部書記鄭有立即向崇泰街道理論宣講隊“點單派件”。 6月19日上午,建陽區崇泰街道收到“點單”后,以“閩北講習班”為載體,在彭墩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洪災后水稻病蟲害防治培訓班,邀請建陽區植保站站長李正美、南平市級科技特派員郭建忠為崇泰街道50戶30畝以上種糧大戶與各村農技員進行培訓。 “彭墩村水稻往年白葉枯病較為嚴重,這次要重點防治白葉枯病,大家可以選用20%噻菌銅懸浮劑或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性粉劑或46%可殺得叁仟、2%加收米(春雷霉素)噴霧使用?!迸嘤柊嗌?,李正美從水稻災后可能出現的病蟲害、相關防治方法等方面出發,耐心解答村民的疑問,并給出具體的防治建議。 “大家選擇農藥時要注意選擇高效低毒的農藥,不同的農藥要輪換使用,這樣不容易產生耐藥性。農藥包裝使用后要及時回收,避免污染水田。”郭建忠從科學選藥、用藥方面入手,指導農戶如何高效、安全地使用農藥。 “這次的培訓非常及時,我種了120多畝水稻,受災后,我很擔心水稻減產嚴重,政府不僅安排專業人員來指導,還免費發放了防治藥物,給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水稻種植戶吳忠山點贊。 “理論宣講既要‘頂天’也要‘立地’,要積極回應群眾的思想困惑、現實關切,做到群眾需求在哪里,宣講服務就跟進到哪里?!笔形麄鞑肯嚓P負責人介紹,“閩北講習班”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緊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服務鄉村振興作為重要內容,采用“專家宣講+實地指導”“集中傳授+互動研討”等組合方式,介紹產業發展動向、推廣科學技術、傳授生產技能,更好助力鄉村發展和百姓致富增收。 在實踐中,南平還創新“五單”工作法,即讓群眾根據需求“點單”、鄉鎮(街道)歸納整理“報單”、宣傳部門“派單”、有關部門“備單”組織宣講、群眾現場反饋“評單”,實現宣講內容群眾“點單”,宣講過程群眾“點評”,宣講效果群眾“點贊”,讓理論宣講的“最后一米”提質增效,讓“閩北講習班”的宣講更好服務群眾需求、服務鄉村振興。(鄭金富 程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