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教35年,任教3所學校,滕家進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 金秋九月,夢想揚帆。早晨6點20分起床,7點20分從建陽城區騎上摩托車,前往任教的鄉村小學,莒口鎮后山小學數學教師滕家進開啟了新學期的教學工作…… 出生于1971年的滕家進,18歲就站上了三尺講臺。35載春秋,先后任教于莒口鎮茶?小學、石庵小學、后山小學,從最多六個年級150余位學生到如今兩個年級4名學生,滕家進始終堅守初心,熱愛教育事業,“‘做好平常事,培育有用人’是我教育生涯里的一條準則。”滕家進說。 走進滕家進的辦公室,他正在認真研究今年改版的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你看,現在課本里創新性地加入了‘數學游戲’單元,孩子們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更好地融入數學的世界,增加學習的興趣。”滕家進興奮地翻閱著新拿到教學課本,在上面寫了不少批注。 任教30余年,滕家進始終嚴格要求自己,保持學習態度,努力提升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技能,“只有不斷與時俱進,勤奮鉆研業務,創新教學方式,才能更好地為孩子們打牢基礎,埋下熱愛學習的種子。”與滕家進一起任教后山小學的語文教師黃淋對滕家進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十分認可,“幾乎每周,滕老師都在固定時間組織大家學習討論,交流教學心得,共同進步。” 春風化雨,滋蘭樹蕙。讓滕家進引以為傲的是,這些年來,他所帶的班級數學學科統考成績始終在當地鄉村小學中名列前茅,及格率、優秀率、平均分等均遠遠高出其平行班級。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學的過程是師生教學相長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滕家進不僅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更注重培養學生愛國、愛家、愛人、愛護環境等優良品質。他時常主動融入學生,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與陪伴。 “在鄉村小學有不少孩子是留守兒童,他們需要更多的關心和愛。”這些年來,滕家進十分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用愛陪伴著孩子們成長。“曾經有一位吳同學因為母親出走,父親外出打工,缺乏家人關愛,性格孤僻。”滕家進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時時關注他,積極鼓勵和引導,漸漸地,孩子改正了不良的行為習慣,學習成績也有了顯著提高。一直以來,滕家進都十分關注留守兒童身心健康,他積極組織或參與“六一大手拉小手”等關愛慰問活動,為留守兒童帶去了更多關愛。 師者如光,微以致遠。為了延伸教育觸角,滕家進時常開展家訪活動,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家庭環境和學習情況,有的放矢地制定教學計劃,增進家校共建,提升教育效果。“滕老師真的很負責,他教我大女兒時,就時常來家訪,如今他又教我的小兒子,有這么負責的老師,我們家長很放心。”學生家長楊傳華說。 “莒口鎮優秀教師”“南平市優秀教師”“福建省優秀教師”……不久前,滕家進又獲得了“全國優秀教師”的表彰,面對榮譽,他說,“這是鼓勵,更是鞭策,作為一名鄉村教師,我希望以甘為人梯的堅守,去托起孩子們的人生夢想。”(湯文娟 黃子榮 丁健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