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網9月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潘園園) 續千年文脈,修盛世典藏。漳州市日前啟動古籍文獻數字化回歸與利用暨《漳州典藏》編纂工作,將廣泛發動各界專家學者、藏家愛好者等各界賢達,深入開展海內外古籍文獻存藏調查,多渠道拓寬古籍文獻回歸渠道。通過各種途徑征集、整理古籍、金石拓片、醫書、農書、家族譜、僑批、琴譜、古地圖、錦歌、契約文書等地方特色文獻資料,建設開放的漳州典藏數據庫,加強漳州古籍文獻整理出版,研究活化利用。 漳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現代化濱海城市,曾經涌現出陳淳、黃道周、張燮、蔡新等一大批文化名人,留下大量的經典古籍文獻,既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也是彌足珍貴的城市記憶。漳州市委史志辦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前期開展的古籍文獻征集工作中,社會各界積極響應、海內外鄉親鼎力支持,初步匯總梳理漳州古籍文獻存目多達1500余部,存世可查400多部。此次啟動的漳州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古籍整理出版工程,將進一步對漳州全市古籍文獻進行系統調查、搜集與整理,并推出紙質圖書和數字平臺兩大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