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稻浪飄香,又到一年豐收季。建陽區3萬畝再生稻頭茬收割工作全面展開,預計平均畝產量720公斤左右。 8月8日,在建陽區水吉鎮和平村千畝再生稻示范片里,金黃色的稻穗迎風起伏,飄來一陣陣稻谷的芳香,大型收割機在稻田中來回穿梭,忙著收割今年的頭茬再生稻。參加全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培訓班的嘉賓也來到現場參觀指導。水吉鎮和平村千畝再生稻示范點總面積約1000畝,已連續八年畝超“噸糧”。 建陽區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羅春華:“我們福建山多地少,耕地資源有限,發展再生稻能更好利用現有耕地資源。因為現在農村比較缺勞動力,機械化的再生稻,可以解決農村勞動力不夠的問題?!?/span> 再生稻具有一種兩收、省時省工、增產增收、節本增效、米質優等優勢特點。近年來,我區加大政策扶持,提高種糧農民補助標準,鼓勵和引導種糧大戶規模化種植,同時強化科技支撐,大力推廣再生稻全程機械化種植。此外,還通過托管服務和代耕代種等形式實現小農戶和大農機有機銜接。 水吉鎮李家壽家庭農場負責人李家壽:“預計今年平均畝產量720公斤左右,還是很可觀的。再生稻的優勢主要是成本低,因為第二茬不用打田、育秧、插秧、撒藥,肥料也只有頭茬的五分之一,算下來差不多每畝成本低了850元左右?,F在機械化,兩三天就能收割100多畝,為再生稻的二茬生長留出充裕的時間。” 據介紹,建陽區是第一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百強縣和全國社會化服務試點縣。2024年我區新增千畝以上再生稻示范片2個,百畝以上示范片8個,再生稻種植面積由去年的2.3萬畝,發展到3萬畝。(黃子榮 林晞 池魏揚 吳大灼 吳建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