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服務真周到,幾年來,已經陸陸續續幫我們招到200多名工人,保證了公司訂單順利完成。”日前,福建永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事負責人洪勝財說,“人社部門還定期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只要一缺工人,便會立即幫忙招聘,我們每次都能招到合適的員工,高效、貼心的服務讓企業很感動。” 近年來,邵武市踐行“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理念,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奮力書寫高質量充分就業新篇章。 堅持就業優先導向 架好“連心橋” “我之前在龍巖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從事技術工作。今年,參加邵武‘春風行動’大型招聘會,輕輕松松就找到了適合我的崗位。待遇比在龍巖還優越,還能照顧到家里,我決定留在邵武工作。”日前,就職于福建永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吳文挺說。 為了滿足企業用工需求,邵武市搭好求職橋梁,定期舉辦“春風行動”“圩日招聘會”“直播帶崗”等線上線下招聘會,助力務工人員實現家門口就業。同時,創新暢通省外招聘渠道,帶領邵武市重點企業前往貴州省、云南省等勞動力密集地開展跨省招工,促成800余人到邵武永晶、永太、永和等化工和竹木企業就業,切實解決企業招工難、人才回鄉難等現實問題。 近年來,邵武通過政策宣傳、“百名人社專員幫千企”“堅持‘一個理念’,做好‘三個結合’,爭當群眾暖心人”等活動,將“緩、降、返、補”“直補快辦”“免申即享”等各項就業政策措施精準“滴灌”到企業,最大程度降低企業生產運營成本、提供優質就業服務。據統計,2022年以來累計減征失業保險費5611.39萬元;落實拓崗穩工穩就業政策措施,累計發放各項補貼資金3636.28萬元。 “邵武市委、市政府兌現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社會保險補貼、吸納大學生就業補貼,我們還享受了企業招用重點群體稅收減免及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等政策,各項惠企政策疊加為企業減負,堅定了我們發展的信心。”近日,福建杜氏木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杜錦祥說。 持續優化就業環境 當好“服務員” “我是一名全職寶媽,得益于政府的創業培訓,讓我學會了如何選品、店鋪呈現、商品展示等開網店技能,直接運用到了我的抖音店鋪中,幾天就成交了20多單,接下去我打算在家自己創業。”參加2024年邵武市“馬蘭花”網絡創業培訓班學員范坤蘭笑著說。 這是邵武市推進技能就業服務的縮影。近年來,邵武市把職業技能培訓作為穩就業、保就業、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的關鍵舉措。重點圍繞邵武市氟化工、竹木制品、茶產業、家政服務等重點產業及市場緊缺工種開展“馬蘭花”創業培訓、就業技能培訓等,為城鄉勞動者提供就業、創業、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服務,幫助群眾提升職業技能,增強就業競爭力,實現快速就業、穩定就業。 “下一步,我們還將持續做好‘馬蘭花’創業培訓、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等職業技能培訓,為更多有就業、創業意愿的群眾提供‘充電賦能’的機會,做到應培盡培、愿培盡培。”邵武市人社局就業中心翁德輝說。 此外,邵武市持續筑牢就業公共服務體系,選址用工頻繁、人流量大的鬧市區,建立集求職登記、招聘洽談等多項就業服務于一體的零工市場。構建“ 縣、鎮/村”二級聯動零工服務網絡,在各鄉鎮(街道)建立59個家門口零工就業服務示范點,為零散務工人員提供政策咨詢、信息發布、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勞動維權、技能培訓等24小時不打烊零工服務。 2023年以來,零工市場已吸引3390個用工主體注冊入駐,發布零工崗位21398個,建立能工巧匠庫并采集花名冊609人,登記零工求職信息7959條,成功派單10274人次,幫助零工實現增收約510萬元。 抓實重點群體就業 織密“保障網” “‘邵武籍大學生暖冬—歸鄉’系列活動讓在校生學到了各種技能,讓我從校園順利過渡到社會。邵武市誠意滿滿的人才政策,讓我安心留在家鄉發展。”畢業于閩南理工學院的邵武籍畢業生丁詩怡說。在今年的“職引未來”高校畢業生招聘會上,邵武市大學生就業服務站為丁詩怡“量身定制”多個崗位信息,已有多家企業向她表達了招聘意向。 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是就業重點群體,更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必須始終把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擺在突出位置。邵武市創新服務舉措,重點打造了“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站”,組建“就業紅娘”,為大學生從入學到就業提供“全鏈條”服務,助推邵武籍學生返邵就業、創業。今年上半年,就業創業服務站開展學生社會實踐活動5場,征集大學生見習崗位51個,“就業紅娘”向大學生推送崗位信息8682個,實現大學生留南、返南就業創業 247人。 除此以外,邵武市還高度重視農民工、退役軍人、殘疾人等困難群體就業,針對殘疾人等困難群體,探索殘疾人支持性就業新模式,成立“邵武市殘疾人支持性就業孵化示范基地”,整合福樂家園、國德助殘中心、公共就業服務等機構資源,打造支持性就業新模式,促進2694名殘疾人穩定就業。針對農民工等群體,積極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等活動,提供“一對一”就業援助服務,抓好長期失業人員和大齡低技能勞動者兜底安置。 2022年以來,組織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活動74場,招聘會進場企業1319家次,提供就業崗位9972個,達成就業意向7145人次。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983人,失業人員再就業1403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421人。(劉建輝 李金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