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夷夢華錄的夜景,如同一幅動人心魄的畫卷,讓人難以忘懷;大竹嵐的風輕拂過竹林,那沙沙作響的聲音還在耳邊回蕩,令人心曠神怡;‘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建窯建盞,更以其獨特的工藝和色彩變化讓人驚嘆……這次暑假游,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建陽,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文化魅力。” 8月5日,驕陽似火,建陽區御景灣公益書吧內,一場以“‘青聲習語’·向未來”為主題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活動正在火熱進行。 “青年走進宣講,宣講走進青年”,現場氣氛熱烈而不失嚴肅。與以往不同,本次擔綱宣講的是7位來自不同大學的建陽籍學子。作為首批由建陽區委宣傳部組建的“青聲習語”宣講隊成員,他們結合各自生活實際和所學專業,圍繞學習全會精神,用樸實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分享親身經歷、自身感悟、前后對比,從青年“新視角”看家鄉改革“新變化”,深深地感染了現場的青年。 “大力推進環帶建設,是‘大武夷文化旅游圈’的關鍵一環,也是建陽借綠而興的生動寫照,是建陽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具體舉措,是全區上下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宣講結束后,宣講團成員、來自中國地質大學的練璐曼表示,很榮幸能參加這次活動。作為一名大學生,更要在新起點上踐行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青春之筆為建陽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宣講內容很接地氣,融合了建陽實際。通過學習,也為我們掌握黨的二十屆三全會精神找到了切入點,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更好地貫徹落實。”參加活動的崇陽街道黨政辦工作人員顏雨竹說。 文藝的形式是最生動、最形象的,互動性和參與性強,更易于老百姓理解和流傳推廣。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建陽區委宣傳部第一時間組建“青聲習語”宣講隊,首批遴選了7名大學生志愿者,深入全區“閩北講習班·潭陽學習舍”學習點,開展“青聲習語”·向未來——建陽區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主題宣講活動。同時充分發揮公益書吧平臺作用,以“文藝搭臺+ 宣講唱戲”形式,從“小故事”“小切口”著手,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中的一系列新觀點、新思想、新論斷和新方向,通過群眾喜愛的方式傳遞出去,打通理論宣講“最后一公里”。 7月30日,“青聲習語”青年宣講員結合呂慕祥英雄事跡開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進鄉村;7月31日晚,“美美與共 和美潭陽”書香南平全民閱讀志愿者書友公益晚會在南平大劇院舉辦,青年宣講員們以文藝匯演形式開展宣講……據了解,目前,建陽區已開展不同形式的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活動10余場,覆蓋群眾1000余人。 “下一步,我們將開展青年宣講走進軍營、走進企業、走進村居、走進校園等系列活動,持續挖掘青年典型,搭建更多展示交流的平臺,充分發揮青年典型示范引領作用,促進全區青年加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推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建陽落地生根貢獻青春力量。”建陽區委宣傳部副部長何華珍說。(姜法彪 江潔 張少杰 江雨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