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6日下午,第十七屆“朱子之路”研習營開營儀式在考亭書院舉行。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的研究生,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以及朱子學愛好者們沿著考亭書院的臺階拾級而上,重走當年四方學子的求學問道之路。 “朱子之路”研習營活動由臺灣海峽兩岸朱子文化交流促進會理事長朱茂男首倡,與華東師范大學朱杰人教授、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閩北朱子后裔聯誼會等共同發起。自2008年首屆研習營舉辦以來,海峽兩岸高校已有數千名師生以“游學”的形式,走訪朱子遺存,體悟朱子文化。 開營儀式上,70多位營員在南昌大學哲學系楊柱才教授、復旦大學哲學學院郭曉東教授、臺灣成功大學中文系黃圣松教授的帶領下行釋菜禮。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蘭林和向營員代表授予營旗。 作為此次研習營總顧問的朱杰人教授告訴記者,研習活動是深學“兩個結合”,賡續中華文脈的生動實踐,對于同學們而言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讓他們能夠對朱子文化有更為感性、全面、立體的認識,為后續進一步深入研究朱子學做好充足的準備。 “我們特意選在考亭書院啟動本次活動,目的就是要突出傳承,努力弘揚發展朱子文化。”蘭林和表示,“朱子之路”不是短短幾天的旅程,而是一條“一直在路上”的“探索之路”,是一條“永遠走不完”的“生命之路”,更是一條“不應該走完”的“人類文明之路”。他希望學員們能夠在“朱子之路”上,收獲一顆薪火傳承的種子,把本次活動當作一個交流的“窗口”,讓海峽兩岸乃至海內外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青年學子通過它看見當代中國,認識文明中國。 據悉,本次活動在中華朱子學會和中國朱子學會的學術支持下,由市文旅局主辦,市朱子文化傳承發展中心承辦。活動為期一周,學員們將前往朱文公墓、寒泉精舍、朱文公祠、五經博士府、游定夫祠、游定夫書院、文公廟、興賢書院、朱熹園等地走訪,其間穿插學術講座,讓學員們在領略南平人文和自然的獨特魅力的同時,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悟到朱子文化的深厚底蘊。(林夢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