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近五十名閩臺青年學子重走朱子求學之路,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共讀一本好書 尋訪朱子足跡 學員體驗朱子敬師禮 “1183年,朱熹創建武夷精舍,在此講學8年。” “武夷山上有仙靈,山下寒流曲曲清。乘坐竹筏、聽九曲棹歌,能讓我們切身感受朱熹與九曲溪的不解之緣……” 3日,“共讀一本好書 尋訪朱子足跡”研學夏令營近50名閩臺青年學子探訪朱熹園、九曲溪等地,重走朱子求學和理學傳播之路,在書本與實地的印證間觀照古今,感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以前從書本上讀朱子的故事,覺得離我們很遙遠。這次走進朱子故里,感受錦繡山河,了解朱子生平和理學思想,讓朱子的形象變得清晰起來,可觸摸、可感知。”16歲的張芷瑄第一次來到福建,真切地在“行萬里路”中加深對“讀萬卷書”的理解。 “朱子敬師禮讓我印象深刻,特別是穿著漢服行高揖禮的那一刻,心中有震撼、有感恩,還有一種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脈相連的感動。”研學營學員林子媛同樣被當地的文化底蘊和風土人情所吸引。 尋蹤朱子遺存,探秘世遺文化。在為期5天的研學活動中,學員們還走進五夫古鎮瞻仰朱子雕像、參訪興賢書院和朱子故居紫陽樓,品嘗朱子家宴,到建陽書坊、考亭書院等地,體驗宋代雕版印刷、建盞制作和點茶技藝,與當地朱子后裔座談交流。 “以朱子文化為切入點,來讓孩子們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意義非凡。”研學營帶隊老師蒲基維告訴記者,學員在行走中感受朱子文化昌盛、理學繁榮之風,能夠更好地體悟朱子為人處世準則與智慧,陶冶道德情操,加深文化認同,厚植新時代家國情懷。 “此次研學活動不僅為臺灣師生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中華文化、感受閩北風土人情的機會,也為海峽兩岸青少年搭起了學習交流的橋梁。”福建新華研學國際旅行社工作人員游連楓表示。 據了解,今年3月至6月,由海峽出版發行集團、中國民主促進會福建省委員會、福建省全民閱讀促進會、福建省教育學會和臺灣章法學會聯合主辦的“共讀一本好書”征文大賽在福建及臺灣地區舉辦,閩臺各評選出100篇獲獎作品。7月1日至5日,主辦方組織征文活動獲獎學生走進武夷山、建陽等地,開展以朱子文化為主題的研學活動,推動海峽兩岸青少年交流互動。(張筱惜 邱俊杰 文/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