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網6月1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漢兒 通訊員 林丹) 從多部門奔波到一次包辦、從線下辦到線上線下聯動、從當月審核到提前3個月預審……上月,莆田市人社部門針對用人單位和群眾辦理退休關聯的高頻業務,推出“退休一件事”集成服務升級版,將退休涉及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公積金等關聯事項整合,實現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全覆蓋,受理事項由少增多、辦理流程由繁到簡、服務周期由短及長、社保服務質效雙提。 “辦理職工退休業務,原來至少要去人社、醫保、住房公積金3個辦事窗口,提供26份材料,現在只需要到人社一個窗口提交10份材料就行,方便了很多。”鄭娟是莆田市公交公司的人事專員,她對“退休一件事”的集成高效贊不絕口。 以往,只要企事業單位有退休的職工,就需要按流程輾轉多個部門分別提交材料,逐一辦理退休審批、醫保在職轉退休、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終止繳費、公積金提取等業務,等待時長通常需要半個月以上。如今,無須輾轉多個部門窗口,通過“退休一件事”套餐,10個工作日內,就可以為職工一次性辦成全部退休業務。 日常辦理業務過程中,老百姓最煩心的莫過于“往返跑”“門白進”——服務事項定位困難、部門職能分不清楚、流程材料煩瑣復雜…… 為消除服務盲區、避免群眾“白跑一趟”,今年起,莆田市人社局推行企業職工、城鄉居民養老待遇申領全域通辦,本市參保人員可向就近人社服務窗口提交申請,人社部門受理并確認屬地后,移交對應經辦部門辦理。 同時,莆田市人社部門將“等待服務”轉變為“主動服務”,通過業務系統,提前導出將在3個月內達到退休年齡的參保人員名單,對養老待遇領取資格進行提前預審,包括基本信息初判、參保對象分類、待辦事項告知、關鍵信息核查以及待遇資格預審等,打好“提前量”,提升辦理效率。 “我們通過問卷調查發現,不少人仍然有勞動務工的需求和能力,這些群體大部分是50周歲退休的女性職工,希望通過‘再就業’補貼家用或者釋放壓力。”莆田市人社局服務窗口負責人林麗華說,為讓參保人員享受更高質量的退休生活,莆田市人社局還將退休辦理作為提供服務的起點,對接零工市場平臺,幫助退休職工進行注冊登記和務工需求發布,尋找心儀的用工崗位,讓諸多退休職工實現“老有所養,老亦有所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