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福建)影游IP融合創新實踐基地揭牌(主辦方供圖) 東南網5月23日訊(本網記者 馮川葉)5月23日上午,第七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系列活動之一 “數字視聽新質生產力”專業工作會議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現場還進行了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福建)影游IP融合創新實踐基地揭牌儀式。 福州新區黨工委專職委員程小馬表示,實踐基地正式揭牌,標志著閩澳首個校企合作創新實踐基地正式落戶數字教育小鎮,成為閩澳合作新的里程碑。希望雙方進一步加強聯系,攜手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推動閩澳合作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高水平邁進。 會上,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澳門科技大學數字創新與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張志慶在發言中表示,虛擬化技術給視覺文化帶來的既有機遇也有挑戰,技術手段的融合能帶來巨大潛力和創造力,但同時,我們也應該警惕虛擬化技術給人們帶來的想象力與現實感的流失。 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鴻從降本、提質、增效、創新四個方面,介紹了人工智能對數字視聽業的未來影響。他認為,網絡視聽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會產生全民視聽創作者,同時也會帶來視聽產品的水平面上升,視聽產品全社會化、全生活化等新的變化。面對未來會出現的這些新變化,應該注重五種能力的提升:分別是價值共享的能力、創新的能力、共情的能力、人工智能工具的能力,以及發現生活的能力。他表示,唯有創新,才能面向未來。 網龍網絡公司副總裁、數字教育小鎮總經理林通在發言中表示, AI技術以及應用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已經成為科技、互聯網領域最具代表性的新質生產力,AI也是網龍堅定投入的方向。網龍試圖從技術、應用和管理等角度全面深化新質生產力對公司的影響。他介紹了網龍正大力推進的公司向AI組織轉型的過程和方法,以及公司在游戲開發、教育等領域的AI應用。他表示,網龍還正在整合虛擬數字人和AI技術,賦能公司IP運營、數字文旅等業務的發展,并希望對AI互動陪伴、虛擬人直播等行業的全流程、全環節進行革新,為千行百業賦能。 會議還安排了兩場圓桌論壇,分別就“人工智能、數字藝術與人才培養”主題和“創造力與生產力-發現AI時代的新質力量”主題進行研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