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第三東通道海上“落腳點”開鉆 劉五店懸索橋主塔首根樁基開始沖孔作業,標志第三東通道控制性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 昨日,第三東通道劉五店懸索橋主塔首根樁基正式開鉆。(記者 王協云 攝) 昨日,第三東通道劉五店懸索橋主塔首根樁基正式開鉆。(記者 王協云 攝) 廈門日報訊(記者 謝嘉迪 通訊員 林江琳)昨日,廈門第三東通道劉五店懸索橋主塔首根樁基正式開鉆,項目計劃年內完成兩個主塔100根樁基建設,為項目上部結構施工打下堅實基礎。該節點也標志著第三東通道項目控制性工程取得突破性進展。 離岸建橋、海中作業,樁基是打開施工面的基礎。據代建單位廈門路橋工程公司A1標段項目經理眭文飛介紹,本次開鉆樁基位于離岸2.4公里海面上,其樁長47.8米,樁徑3米,屬支撐劉五店懸索橋西主塔穩固海上的“落腳點”之一。 昨日上午8時許,隨著沖擊錘從空中順著鋼護筒內芯落入海中,首樁作業正式開始。“咚、咚……”在現場施工單位中交二航局建設者的通力協作下,機械臂牽動千斤重錘上下往復、次次沖鉆落錘有聲。眭文飛表示:“按照當前速度,預計30日后可完成該樁沖孔作業。之后我們將在鋼護筒內灌注水下海工混凝土,最終將其打造為外壁為鋼、內芯為混凝土的復合型樁柱。” 從施工流程上看,復合型樁基結合了鋼筒復合樁和沖孔灌注樁兩種施工工藝,作業流程較為復雜。它是項目打造“精品工程”的重要抓手:劉五店懸索橋西主塔區域花崗巖分化不均,球形孤石隨機分布,在復雜的海底地質環境中先打入預制鋼護筒,如同為樁基工程提前精確了“施工坐標”。瞄定筒芯、靶向作業,眭文飛告訴記者,這類復合鋼管樁不僅可以有效參與橋梁結構受力,還能有效抵抗海水對混凝土的腐蝕,提高了橋梁耐久性,確保了海中橋梁使用壽命。 目前,劉五店懸索橋西主塔已完成樁基鋼護筒47根,進度超90%;2025年6月項目A1標預計將展開橋梁主塔施工。 項目簡介 第三東通道劉五店懸索橋 廈門第三東通道工程起于廈門本島思明區,主線以隧道沿環島路延伸至觀音山附近,向東以橋梁跨越本島東部海域,終點在大嶝島附近海域設互通,連接翔安機場,全長17.45公里,建成后將極大提升廈門本島到翔安機場的通行效率。 其中,項目海中段劉五店航道橋長1948米,是省內第一座離岸式海中懸索橋;主塔為門式框架結構,采用鋼殼無筋混凝土組合索塔,高178米,東西索塔跨度達到928米,創下了省內橋梁跨徑“之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