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光和煦,滿山新葉競展姿;層層茶壟,采茶學子笑聲盈。 近日,武夷山市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又迎來一批“小茶農”。學生們走進茶園、茶廠、茶室、茶科技展廳,帶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自然的向往,品味香茗的雋永韻味,感受茶文化的獨特魅力。 “這個研學團來自長樂第一中學,共有1000余人,這是我們茶文旅體驗項目運營以來接待人數最多的一次。”武夷星·星愿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曉麗介紹。 武夷星是集茶葉繁育種植、生產加工、經營銷售、科學研究及茶旅觀光、文創開發、茶文化傳播于一體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近年來,企業依托獨特的茶旅研學資源優勢,以茶為核,以文化為媒,以旅游為業態,開發集養生度假、體驗定制、研學實訓、團建文創、勞動教育為一體的茶文旅融合項目,讓企業成為游客休閑放松好去處、中小學生茶旅研學和勞動教育的“網紅打卡地”。 “‘研學’與‘旅游’不同,相比于‘游’,更側重‘學’。”吳曉麗說,針對學生群體,他們推出了“一粒種子、一片葉子、一種工藝、一杯好茶、一堂大課”研學項目,孩子們可以通過采茶、制茶、觀展、品茶、上茶課等,開啟沉浸式體驗,在大自然課堂中感受采茶制茶樂趣。 空氣清新,鳥鳴不絕。生態茶園里,一芽芽茶尖擠滿枝頭、翠綠嬌嫩,散發著陣陣清香。“一般采摘一芽三葉,采茶動作要輕,手指向上提……”在工作人員指導下,學生們頭戴草帽,手提竹簍,三五成群,穿梭在壟壟青綠之間,手指輕輕一捻,將一片片“綠意”收入囊中。 “這里是茶樹種質資源圃,不僅可以體驗采茶,還能實地了解茶樹的品種、茶樹生態種植方法。”吳曉麗告訴記者,武夷星建立了國內茶企自有規模最大的種質資源圃,經過大量的種質研究和篩選,收集了國內外優良品種395份,繁育種質樣本3290份,構建起中國茶品種的基因庫。 “不僅是動手體驗,研學過程中還有不少‘意外收獲’,比如我們在茶園采茶的時候,發現了蜥蜴、樹鶯以及許多昆蟲,漲了不少知識。”學生林晗郁說,真的能感覺到大自然像是個“百科全書”,而研學是個“移動的課堂”。 知行合一,方能積跬致遠。在茶課上,老師從武夷茶的歷史、茶樹生長、茶葉采摘制作、沖泡、品飲等方面,引導學生們系統學習茶葉基礎知識。大家在聆聽的過程中,相互交流自己對茶文化的理解。 上春山,采春茶,學茶道,在行走中感受茶文化的魅力。每年四月到五月,是武夷山春茶采摘時節,不僅僅是茶企,依托豐富的自然生態、人文景觀資源,武夷山官方也推出了武夷茶制作技藝體驗旅游產品,為游客提供良好的制茶體驗。同時,針對省內外青少年研學,武夷山推出多條茶旅研學路線,進行科學研究和自然教育研學活動。剛剛結束的“五一”假期,有近萬名中小學學生和老師沿著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打卡燕子窼生態茶園、三茶統籌展示館、月亮灣等地。(林李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