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邵武市儲量豐富的螢石礦石資源,我市把氟新材料產業列入全市縣域重點產業培育,2023年,推動氟新材料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做法入選全國首份《縣域重點產業鏈發展白皮書》典型案例; 招引廣東中晟新能源、天球實業2家電池生產企業,與南孚電池形成零售、工業配套等領域相銜接的電池供應格局; 2023年,福建閩松纖維科技有限公司通過以商招商方式引進常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入駐松溪新型紡織產業園,常松新材料于今年1月試生產,擴大再生纖維絲產能; …… 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產業,當下的項目投資造就未來的產業根基。南平市深刻把握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要求,主動適應產業發展新趨勢,緊盯竹、新型輕紡、氟新材料等10條重點產業鏈,建立“鏈長+鏈主+專班”工作機制,推動產業融合化、綠色化、鏈群化發展,著力培育一批供應鏈穩定、要素鏈完備、創新鏈活躍、“根植性”和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集群。 突出全線統籌 織密產業鏈條 走進位于建陽經濟開發區徐市片區醫衛材料產業園的閩瑞新合纖(南平)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生產線高速運行,工人熟練操作,一包包纖維制品陸續下線,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我們掌握了0.6旦尼爾的低熔點皮芯復合聚酯纖維制備關鍵技術,并順利進行成果轉化,實現商業化,這在全球都是首例。”閩瑞新合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辦主任董麗梅近日表示,閩瑞公司在醫衛材料產業園新建4條ES纖維生產線,吸引熱風無紡布、紙尿褲下游企業22家,以及魔術扣、芯體層等配套企業和供應鏈服務商等41家已簽約和意向性入駐企業,形成“纖維—無紡布—終端個人護理衛品”的醫衛全產業鏈條。 當下,南平市一批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項目成為“育龍頭”強勁引擎,為“建鏈、強鏈、延鏈”提供充沛動能。 利用豐富的竹資源優勢,南平堅持推動竹企“全竹利用”“全鏈開發”,讓竹產業鏈條的帶動力越來越強。目前,全市擁有筍竹加工企業1162家,其中規上竹加工企業220家,占全省一半以上。 做特優勢、做優長板,把優勢、長板發展成更新的增長點,方能打造產業發展的強大競爭力。我市不斷健全完善企業梯度培育機制,實施培優扶強龍頭企業行動計劃,制定實施《南平市支持共成長企業加快發展若干措施》,引導支持骨干企業開展產業鏈垂直整合和跨領域橫向拓展。目前我市共有省級工業龍頭企業8家,其中,屬于10條重點產業鏈的有6家。 聚焦各縣(市、區)得天獨厚資源優勢,我市著手編制《縣域重點產業鏈發展白皮書》,鼓勵引導各縣(市、區)發展1—2條重點產業鏈,促進縣域產業做大做強。目前,全市共梳理出19條縣域重點產業鏈。 持續對接招引、推動落實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全市上下增強責任擔當,加大產業鏈招商引資力度,主動前往浙江、山東等省精準開展“一把手”招商、“以商招商”,加快引進一批大型企業和關鍵性產業項目。南平市工信局針對牽頭負責的竹、氟新材料、生物醫藥等5條重點產業鏈策劃15個重點招商項目,今年以來主動前往浙江、上海、北京開展招商引資活動,目前,正與華為集團、中建八局、杭州萬勱德集團等重點企業開展相關產業項目洽談。 聚力創新轉型 賦能產業升級 日前,記者來到南平市綠色產業創新服務中心,感受綠色產業創新平臺助力我市產業發展的服務能力。只見工作人員點擊選擇“竹”產業領域,大屏幕上隨即顯示出產業鏈上企業分布、關鍵技術類型統計、人才分布、金融產品和機構推薦等信息。2023年,我市與浙江大學潘云鶴院士團隊合作,以國家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成果OpenKS技術為基礎構建了南平市綠色產業創新平臺,該平臺圍繞我市竹、茶、白羽肉雞等8類重點產業繪制了完整的產業創新鏈圖譜,通過深入查找最新前沿技術與產業關鍵技術“鏈接點”,著力破解“企業找不到專家、成果找不到轉化”的難題。 南平堅持以市綠色產業創新平臺為載體,精心指導幫助莊禾竹業、興達竹業等企業運用大數據檢索和智能匹配技術,看產業、找技術、搜專家、配資金,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融合發展,加強與中國林科院、國家竹產業研究院等重點科研院所合作,加速推動產學研合作、科技供需對接和成果轉化。目前,平臺全面梳理了竹、氟新材料、ES纖維、物聯網電池等產業鏈條,完成8張產業創新鏈圖譜繪制,共梳理出本地企業1616家、產業關鍵共性技術101項、服務本地產業的科技人才1090人。 以數字化診斷“小切口”,實現數字化改造“深突破”。南平市積極開展“千員萬企”數字化診斷服務,今年以來,已完成90家企業的數字化診斷服務工作。診斷過程中,各領域專家深入企業生產現場,對企業生產設備、生產工藝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進行全面評估,與企業負責人面對面溝通,詳細了解企業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并根據企業工藝流程、質控手段等提出合理建議。南平市工信局還科學編制了《南平市工業企業數字化水平評測報告》,為制定工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政策措施提供參考。今年以來,全市新增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家,新認定創新型中小企業48家。 強化要素保障 筑牢產業基石 如何有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確保關鍵時刻“不掉鏈子”?南平市制定實施《重點產業鏈“鏈長+鏈主+專班”機制工作方案》,全面推行“鏈長制”——著眼貫通10條重點產業鏈上下游關鍵環節,由1名市領導擔任鏈長,若干龍頭企業擔當鏈主,市直單位牽頭組建臨時性工作專班,形成鏈長推動、鏈主掛帥、鏈長牽頭單位主抓、市級專班精準服務的工作架構。“該工作方案的出臺,為茶產業發展明確了主攻方向。”南平市農業農村局茶業管理科農藝師林黎表示,我市茶產業通過深入實施“鏈長+鏈主+專班”機制,加快推進茶樹種業振興、全域綠色生態茶園創建、茶產業延鏈強鏈、茶市場暢通拓展等八大工程,全方位打造茶產業千億產業集群。 “我們將發揮10條重點產業鏈53家鏈主企業龍頭帶動作用,推動建立以鏈主企業為牽引,單項冠軍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為中堅,創新型中小企業為支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產業生態。”南平市工信局總經濟師黃益民表示。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南平圍繞10條重點產業鏈,精準繪制“產業地圖”,編制產業鏈圖譜,建立“一鏈一策”清單,明確每條產業鏈的發展目標、產業鏈構成、發展方向和重點、實現路徑,促進鏈主和其他企業快速發展。 引鳳來棲,更要留鳳長棲。優化營商環境是培育和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經營主體內生動力的關鍵之舉。南平市瞄準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急難愁盼問題,積極健全完善“企呼我應”服務平臺和機制,持續提升項目建設、金融、稅務、法律、科技等8個服務團的服務效能,有效及時解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平臺自2023年9月1日開通運行以來,截至2024年4月30日,共收到481家企業反映的539件各類訴求。其中,在線解答的簡易問題131件,按規定流程辦理的訴求件408件,已辦結399件,企業滿意度達99.75%。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當前,南平市正依托“企呼我應”服務機制、綠色產業創新服務平臺,深化“企業家下午茶、晚餐會”,進一步暢通企業反饋訴求的渠道,“一站式”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助力更多企業茁壯成長、“闖”出新路,全力打造綠色高質量發展動力源。(林奧 吳香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