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眼下正是再生稻秧苗移栽的關鍵期,建陽區崇泰街道彭墩村的田間地頭呈現一派忙碌景象,農戶們搶抓農時,緊鑼密鼓地進行再生稻插秧工作,一幅生機勃勃的春耕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在彭墩村再生稻千畝示范片播種現場,一盤盤吐露嫩芽的秧苗綠得格外搶眼,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辛勤勞作的身影,手握秧苗,飛速插秧,田間水花飛揚,轉眼間,一排排嫩綠的秧苗就齊刷刷地立在稻田中。 另一處農田里,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一臺插秧機有序地在田間穿梭往返,一株株翠綠的秧苗從秧盤上依次滑落,被整齊有序地插進肥沃的稻田,給水田披上了一襲“綠衣”。 “今年在街道的幫助下,村里完成了育秧工廠升級改造,通過育秧工廠,實施流水線播種、暗化室育秧,育成的水稻秧苗素質好、抗逆性較強。”說到今年的春耕,彭墩村興農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林貴富信心滿滿。“今年我們的再生稻種植面積可以達到1200畝,產值預計可達252萬元。”崇泰街道科技特派員李航說到。 自春耕生產工作啟動以來,崇泰街道早動員、早部署、早落實,通過政策扶持、示范帶動、技術指導等方式,大力推廣再生稻集中育秧和機械化插秧,積極引導農戶使用成熟的農業機械,提高農民科學種植水平,以實際行動讓“飯碗”多起來,“口袋”鼓起來。(黃慧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