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網3月31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輝 通訊員 曾程) “歷史進糧記錄、檢驗記錄、客戶信息等數據一目了然。”3月27日,在福建省儲備糧管理有限公司建寧直屬庫,信息專員危明亮在中控室操作著“智慧閩糧”購銷領域監管信息系統,15號糧倉內部場景便無死角呈現,溫度、濕度等糧情數據實時呈現。 建寧直屬庫是福建新一輪省級糧庫建設項目之一,總投資1.76億元,倉容8.09萬噸。去年10月28日,秋糧上市的季節,該糧庫開倉納糧。有了“智慧閩糧”系統加持,收糧、儲糧、管糧事半功倍。 “智慧閩糧”系統,是我省糧食購銷監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成果。 去年,省發改委、糧儲局、數字辦等部門成立工作專班,加快推進省糧食購銷領域監管信息化項目建設。此次建設堅持全省一體規劃設計,統一標準要求、統一數據平臺、統一信息系統、統一運行維護,將過去省市縣獨立且分散的儲備數量與質量、財務、糧情、管理信息集中于一個數據庫,實現數據互聯互通共享。 去年11月,“智慧閩糧”正式啟用。 該系統通過視頻監控和每個倉厫糧堆內約200個傳感器,可實現對糧食溫濕度、扦樣、質檢等41類糧情數據全自動采集,生成庫存、倉儲、質量、糧情、出入庫、預警等6張圖表,并運用大數據技術進行科學分析監測。系統還增設預警模塊,通過對實時糧情和歷史數據進行AI智能分析,完成對庫存數量、質量動態監控和自動分析,可對“轉圈糧”“以陳頂新”等違規行為,糧食發熱、蟲害、霉變等異常情況以及安全生產等46種情形進行動態預警。 截至去年底,全省省、市、縣級政府儲備原糧、成品糧、異地儲備糧、最低收購價糧,全面開始使用“智慧閩糧”系統,省級糧食購銷監管平臺共接入糧庫400多個、倉房2000多座,部署超30萬個傳感器,全方位監測庫存糧食。 “我們已初步建成糧食購銷和儲備數字化監管體系,實現省、市、縣糧食購銷全流程信息化監管。”省糧儲局有關負責人說,2024年,省糧儲局將深化拓展“三爭”行動,持續推進糧食購銷監管信息化提升行動,進一步鞏固拓展信息化建設成效,建立健全信息化應用長效機制,進一步提升全省糧食和物資儲備管理水平,切實守住管好“八閩糧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