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無界,祝福相通。近日,我省開展“四海傳福”全球主題宣傳活動,通過閩人印記、閩人智慧、歸僑故事、閩韻傳情、閩人貢獻等不同的內容和形式,把山海秀美的自然風光、多元厚重的歷史文化、有福之地的福氣福運傳遞給五洲四海。這也是近年來我省實施“福”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積極推動“福”文化走向網絡、通向世界的題中之意。 幸福是人類的普遍目標和期望。早在2012年,第67屆聯合國大會就把此后每年3月20日定為國際幸福日。次年3月20日,我國首個國際幸福日暨世界福發布會就在福州舉行,作出積極回應。當年6月11日,代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世界福便搭乘神舟十號飛船上天,向世界宣傳“中國夢,世界福”的理念。“載福上天”,得到了普遍贊賞和積極支持。 四海傳福,共賀新春。去年12月22日,第78屆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決議,確定中國春節(農歷新年)為聯合國假日。于是,我們看到,從法國巴黎的凱旋門,到美國拉斯維加斯的大道;從俄羅斯莫斯科的紅場,到阿聯酋迪拜的高樓,世界各地都呈現出“中國紅”。全球約五分之一的人口,不分國籍、膚色,以不同形式慶祝春節。可以說,春節傳承著和美與共、和衷共濟、和諧共生、和睦包容的中華傳統文化理念。這種理念既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內在追求相契相合,也與聯合國大會倡導的追求人類福祉相融相通。 好風憑借力,揚帆正當時。“福”文化既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基因,又是我省的鮮明文化標識。“四海傳福”活動基于福建海納百川、兼收并蓄的歷史人文底蘊,有助于發揮僑務大省、“海絲”核心區的獨特優勢,弘揚高度重視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優良傳統。我省不失時機地啟動“四海傳福”活動,以造福世界的閩人故事充分闡釋福建發展、中國發展是世界的機遇,有效提升全球對中國及福建的認識與評價;與海外僑親一起講好福建故事、中國故事,在傳播中華“福”文化中讓世界讀懂福建、感知中國。其中,寫“福”、送“福”是傳播“福”文化最簡單的方式,也是扺達幸福最便捷的途徑。福建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中國名家聯合書畫藝術院(香港)主辦的“全球揮春送福,共寫中華福”的活動,范圍向海絲沿線國家不斷延伸,推動各方密切往來。 “中國年”升級為“世界年”,需要“中華福·福天下”的加持。我們要運用崇福、祈福、祝福、惜福、修福、造福等不同方式,不斷延續中華文明之脈,不斷走進世界,走向未來,最終實現世界“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美好愿景。(戎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