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深化拓展省委“三爭”行動部署和細化實化市委“五增”目標要求,推動我市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向縱深發展,我市于日前正式印發《南平市深化拓展新一輪“便利南平”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接續出臺“便利南平”十二條措施、新十條措施等優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政策,有力地推動了我市營商環境提升進位,市場主體滿意度連續三年位居全省第一。 此次推出的《若干措施》全面對標世界銀行新評估體系,結合南平實際,從準入準營、獲得場所、市政服務、促進就業、金融服務、國際貿易、納稅服務、解決糾紛、促進競爭、辦理破產、服務企業等方面推出20條措施,分為創新措施和提升措施兩大類。 據介紹,創新措施共12條:探索推出出口竹木草制品監管新模式,推廣遠程查檢作業模式,實現即報即檢;打造“智慧招商大腦平臺”,推動客商投資需求與南平產業優勢精準匹配,實現“商找客、客找商”雙向智能化精準推薦服務、線上線下融合招商;“同業準入承諾”改革,將原來的食品生產經營許可“一地一證”經承諾后,放寬為“一地多證”,著力解決“前證不注銷、后證難辦理”難題;“證照同變、同銷”改革,在全市市場監管領域深化“證照聯辦”,實現市場主體變更、注銷事項一次辦、許可證“免申即辦”;涉企公證服務,建立涉企公證服務中心,優化“公證+賽事活動”“公證+知識產權保護”“公證+金融”等服務,著力解決企業維權難、取證難等問題;通信設施納入聯合驗收,探索推進通信配套設施驗收納入社會投資房建類項目聯合驗收,著力解決建設單位“多頭申報”、各部門“多頭分驗”等問題;“驗登合一”改革,建設單位申請項目竣工規劃用地核驗時可同步申辦不動產首次登記,實現驗收、登記同步辦理;“掃碼用電”新模式,服務地攤夜市、鄉村烤房、農業灌溉、露營基地等短時、靈活用電場景,實現用電服務“一點安裝、多戶使用、即掃即用”;“管家式”稅務服務機制,引導市場主體規避失信風險、糾正失信行為,實現2024年全市納稅信用A、B級守信群體數量增長7%以上;智能科技法庭服務,支持當事人通過互聯網參加庭審,打造跨網全流程異步審理新模式,著力解決群眾異地訴訟難等問題;企業破產信息“一站式”服務,在全市各級政務服務中心開設企業破產信息綜合查詢窗口,著力解決破產管理人查詢破產企業信息手續繁瑣、耗時長等問題;綜合監管“一業一冊”告知制度,探索實施一類事項制定一冊合規指南,一次性告知市場主體合規經營要求,穩定市場主體監管預期。 提升措施8條:持續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2024年新增4個以上“一件事”套餐、提升優化6個以上“一件事”套餐;綠創平臺和“企呼我應”協同發展,推動“平臺單一驅動”向“平臺協同”迭代升級,實現“服務靠前、訴求辦理”全鏈條高效服務模式;惠企政策“免申即享”,2024年市、縣兩級實現“免申即享”政策事項400項以上,力爭在更大范圍更多領域實現“免申即享”;政務服務“碼上辦”場景,打造“碼上辦”應用場景20個以上,推動預約、取號、辦事、取件的碼上辦事流程無縫對接,實現“一碼通辦”;水電氣訊聯合服務,在園區、重點項目、新建小區等方面拓展應用場景,進一步提升企業獲得水電氣訊聯合服務便利度;人才支撐和靈活就業服務,持續實施“才聚武夷”行動計劃,構建“家門口”就業服務體系,實現全年用工主體注冊數新增7500家以上、幫助零工實現就業不少于4.5萬人次;信用融資服務擴面增效,到2024年底實現平臺發布各類金融產品40個以上,平臺貸款余額中信用貸款占比25%以上;企業家“下午茶、晚餐會”活動,在定時、定點、定向、定效常態化開展“下午茶、晚餐會”活動的基礎上,融入專題特色活動,著力解決企業發展困難問題,實現問題化解率達90%以上。(盧國華 楊明泉) |